关键时候,该来的还是来了。 12月12日,官方公布的一则通知引起了广泛关注。 该通知的核心就是一点:支持优质企业直接融资,服务实体经济。 通知公布后,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到底房地产是否会获得支持,房企资金链紧张的状况是否会得到缓解,房地产业持续低迷的现状是否就此得到扭转? 这是很多人所关心的。 自媒体行业动作非常迅速,解读基本都是“融资松绑,房地产重大利好”,但随后官媒迅速回应是“误读”。 到底是不是误读,今天这篇文章想做一点冷静的探讨。 这则通知的附件中提到优质企业的标准,其中第四类明确为“建筑业;房地产业”。 很显然,按照上述规定,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房地产行业是被纳入其中的,当然这里有几个前提。 首先,你得符合几个硬性指标,分别是资产总额大于1500亿,营业收入大于300亿元,原则上资产负债率不超过85%。 其次,你得是服务于实体经济。 就硬指标而言,资产总额超过1500亿不是难事,后面两者是关键指标,营业收入大于300亿,资产负债率不超过85%。 请注意,营业收入和房企销售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亿翰智库数据显示,营业收入超过150亿的房企有29家,预计全年营业收入超过300亿的房企也就是30家左右。它们的资产负债率基本上也都不超过85%,有望率先获得资金支持。 就服务于实体经济而言,其实这些房企早就符合了。 有人认为房地产融资不会松绑,理由是房地产属于彻头彻尾的虚拟经济,是金融空转的重要媒介,是当前中国最大的资本市场。 虽然这一行不乏大量的炒房客,房地产金融化程度比较高,但是所有人都承认的一点,房地产行业的核心是盖房子给人住的。 基于这一点,我们就得承认, 有刚需参与的房地产交易属于实体经济; 这一年多以来开发商基于租购并举而在租房领域开展的各类经营活动也属于实体经济,比如房企在长租公寓、共享办公; 还有房企在大健康、物流等领域展开的多元化探索。 以上,大中型房企走的都非常快,所以你说他们会不会获得融资支持? 既要照顾多数人的感受,又要把事情做下去,这是我们的特色。 明后年是房地产行业偿债的高峰期,有针对性的支持房地产业融资,也会促使市场份额向头部房企集中,少一点小散房企,多一点大而强的房企,这个行业也会更安全,既保住房企,也有利于保障购房者的权益,至少烂尾的风险会更少。 也许你会怀疑,这个时候输血,房价是不是又要开始上涨了?有这样的担心是必然的,毕竟过去历轮房地产周期,资金都是最关键的因素。 不过,我倒是觉得不会。这只是一个指导性文件,具体能获得多少资金支持,能以什么名义申请融资,怎么花,这些具体执行层面会更为复杂,来之不易的调控成果,不可能轻易放弃? 总而言之,截止到目前,我们已经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房地产正在缓慢渡过最困难的时期。 房地产调控到现在,资金是最有效的手段,但用不好也会被反噬。很多事情不可说,但却会以某种合理的名义开展下去。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资金是流动的,知道这一点就好。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楼市微观察。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 HN666)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
- 上一篇:李铁:房地产市场正在衰落的判断并不成立
- 下一篇:2019年房地产市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