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见习记者 罗葛妹) 事实上,险企投资房地产的案例并不少。 《国际金融报》记者还注意到,投资设立或增资不动产子公司同样是险企进行不动产投资的有效途径。如太平人寿发起设立的太平置业(海南)有限公司、珠江人寿子公司北京金泰嘉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天安财险旗下的上海天安财险置业有限公司、上海信泰天安置业有限公司、新华保险旗下的新华家园尚谷(北京)置业有限责任公司等。 除了对地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外,险企还通过认购不动产债权项目、投资设立或增资不动产子公司、举牌上市房地产公司等方式涉足不动产投资。
保险公司对于房地产的追逐,虽然没有了前几年的“凶悍”之势,但“保险+地产”依然是资本市场最耀眼的组合之一。 在严跃进看来,险企投资养老项目,主要是因为其和险企投资的期限相匹配,两者的投资回收周期都较长,而且很多养老地产项目需要导入老年人的资源,这也正是一些寿险公司所具备的,两者结合也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 你可能会喜欢 多元化投资不动产 (责任编辑: HN666) 某业内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虽然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很严,但是地产行业的预期还在,明年下半年地产或将会迎来一个小幅的报复性反弹。这对险企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抄底机会。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多家险企布局房地产 看全文 热门新闻排行榜 最新评论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周期长、收益稳定的不动产投资,因与保险资金的长期资金属性有天然的匹配性,被保险机构视为最重要的投资渠道之一。虽然房产市场降声一片,但目前看来,保险+房产依然是当前形势下双方最好的选择之一。 险企加快布局养老产业链,打法各有不同,泰康于广西再落一子保险公司对于房地产的追逐,虽然没有了前几年的“凶悍”之势,但“保险+地产”依然是资本市场最耀眼的组合之一。 2018年11月,平安人寿通过QDII资金出资9000万英镑收购英国伦敦劳合社大厦,早在7月份,中国平安(601318,股吧)通过旗下平安人寿斥资逾百亿入股地产巨头华夏幸福(600340,股吧),继成为碧桂园、融创中国、旭辉控股等房地产巨头的第二大股东。 对于此次交易,中华企业表示有利于其提升利润水平,加快资金回笼。中国再保险也表示,相信以投资目的收购该物业为本集团提供了投资机会,以获取稳健的租金收益与捕捉物业资本价值的潜在增长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地产布局推进的过程中,养老地产也成为部分险企的重点关注项目,比如泰康人寿,在今年10月其向旗下鹭园置业增资4.98亿元,用于厦门养老社区支付地价款及工程建设款。12月13日,泰康保险集团宣布在浙江宁波获得东部新城核心区地块,将打造医疗、养老等多重功能的医养综合体。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11月,有25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注册债权投资计划和股权投资计划共175项,合计注册规模3483.16亿元。其中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73项,注册规模1028.3亿元。 12月中旬,中国再保险(01508.HK)发布公告称,中华企业(600675,股吧)旗下控股孙公司上海富源滨江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富源滨江”),拟将开发的上海富源置地广场项目1号楼,统一销售给中国再保险控股子公司大地财险,总价款为30.85亿元。 《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发现,2018年年内,陆续有平安人寿、太平洋(601099,股吧)人寿、大地财险等险企在海内外购置地产,除了对地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外,也有险企通过认购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进行间接投资。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季度末,中国平安、新华保险(601336,股吧)、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601601,股吧)4家上市险企,投资性房地产共计实现700.22亿元,较2017年末增加约10%。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 10月,太平洋人寿对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部分地块的收购,进入实际出资阶段,前者出资79.3亿元,以股权方式购置该自用性不动产。4月,安联集团宣布已联合基汇资本成功收购上海凌空SOHO四座办公楼群中的两幢。3月,中国人寿(601628,股吧)天津市分公司,与天津市天泰置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协议,表示将出资19.12亿元,购置后者某写字楼部分楼层,用途为办公用房,部分用于出租。 当年万人逃港事件,促使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 《我们的四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