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资金雄厚的民营房企也抓紧时间“攻城略地”。近日,中国恒大公告,与深深房订立协议,后者拟以发行A股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恒大地产100%股权。牵手深深房之前,恒大先是举牌廊坊发展,后又宣布认购占嘉凯城已发行股本总额约52.78%的股份,还斥巨资买入万科股票。据统计,恒大已在二级市场举牌10多家上市公司,且多为房地产上下游关联企业,至少包括5家房地产企业。 将出现集中“退房”潮 房企龙头将加紧并购步伐 Q房网新房事业部研究总监韦谢表示,各地调控政策密集出台释放了稳定市场预期、抑制投机性需求的信号,短期内热点城市楼市降温、成交量下滑是大概率事件,将对房企资金回笼造成一定冲击。 一方面,行业集聚特征加剧,中小房企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数据,从销售业绩分布来看,销售额超过百亿的房企分化明显,绿地、万科等7家千亿级企业销售规模继续扩大,而12家企业的销售规模在300亿元至1000亿元的企业,与千亿级企业之间拉开了较大的销售差距,100亿-300亿元的企业则多达61家,竞争异常激烈。 “十一”期间,21个城市相继发布房地产调控政策。前期房价涨幅较大的北京、深圳以及部分二线城市调控力度居前,限贷、限购“组合拳”纷纷出手。 Q房网新房事业部研究总监韦谢也认为,大型房企亦会受到调控后成交量低迷影响,但其财务成本比较低、项目多,资金挪移的空间更大,经受得住市场低迷的考验。先不论央企国企,就上市房企而言,不仅可以享受较低的银行贷款利率,还可以通过企业债、公司债的渠道以年化3%-5%的低成本吸纳资金。市场冰冻时期,大型房企有更多手段过冬,中小房企却岌岌可危,此时正是资金雄厚的房企扩张吞并的绝佳时机,房地产行业也将呈现出规模化聚集与并购重组频繁发生的特征,并购与“强强联合”将成为“新常态”。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目前房企龙头和中小企业应对招式迥异。抗震力稍强的龙头大鳄将趁机加速侵吞中小房企,争夺行业资源;中小房企被逼至墙角,或被收购兼并,或干脆买壳转型奋力一搏。 调控政策的出台令不少购房者出现观望心态,南京、武汉、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成交量出现明显下滑。以北京为例,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国庆长假7天,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与自住房,含商住)共实现成交1154套,日均成交量仅165套,相比9月的日均成交量减少了320套。同时,受二套非普通住宅首付大幅提升影响,北京市场上目前已经出现买方解约或计划解约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