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发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宏观政策报告》,在回顾2018年经济运行情况的同时,对2019年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预测。 2018年,中国经济在保持稳定运行的同时,显现出积极因素。CF40学术顾问、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认为,从生产角度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起主要拉动作用。从需求角度看,消费需求增速比上年有所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从收入角度看,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增速有所回落。从经济结构角度看,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继续改善。从新动能角度看,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部分新兴工业产品、网上零售额保持快速增长,新动能不断积累。 不过,在积极因素之外,一些压力也客观存在。CF40高级研究员张斌表示,2018年全球经济景气程度有所回落。具体来看,2018年四季度,摩根大通全球综合PMI和全球制造业PMI较三季度下降0.3和0.7个百分点至53.0和51.8。从全球制造业 PMI、全球贸易的走势来看,多数经济体的实体经济景气程度已经跨过本轮周期高点开始回落。 去年下半年以来,稳投资政策信号不断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以及对基建项目的审批加快。报告认为,叠加部分行业产能利用率降低、投资意愿减弱以及国内外不确定性增加等因素,推动本轮制造业投资复苏的动力可能会有所减弱。 张斌认为,今年我国经济仍面临总需求不足的挑战,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关键举措在于财政、金融和房地产市场三个方面。 一是财政政策需要更加积极“开前门”。2018年,财政部发布《关于规范金融企业对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融资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18〕23号)(以下简称23号文),通过“堵后门”,有效规范了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以基建投资中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为例,项目现金流不足以偿付本金和利息支出,而预算内资金来源在全部资金来源中占比不到 20%。”张斌建议,为了保障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须尽快打开相关建设项目融资的前门,适当增加财政赤字。 二是金融市场补短板。理财业务的不断规范使得银行过去的表外业务发展模式难以持续,与之相关的居民金融资产配置需求和企业融资需求需要新的金融服务模式对接。张斌认为,居民缺乏的是长期收益和风险居中的养老类投资产品;企业缺乏的是可用于长期投资的资金;政府缺乏的是支持基础设施的中长期资金。因而,金融产品方面需要补充以REITs为代表的权益类金融产品,加大发行政府中长期债券规模;金融中介方面需要补充私募投资基金和专业化的财富管理机构;基础设施方面需要财税政策积极调整、支持个人和企业养老金账户发展,扫除新型金融工具发展面临的障碍。 三是推动房地产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当前,我国人口大量流入的地区面临严格的住宅用地供应,同时基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配套相对滞后。房地产相关领域的供给端扭曲不仅会进一步抬高房价,也会阻碍城市发展和资源跨区域的有效配置。从过去的经验来看,从需求端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力度不足。因而,需从供给侧改革入手,有力保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同时要满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