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振兴实体经济,致力加快赶超发展,深入践行“长兴精神”,全力开展“双提十攻坚”行动,全县经济运行总体稳健,呈现“稳中承压、稳中有进”态势,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一、综合 国民经济。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为609.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39亿元,同比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300.41亿元,同比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275.97亿元,同比增长9.1%,三次产业占比为5.47:49.27:45.26,第三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为46.0%。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95961元,可比价增长8.1%,按平均汇率折算为14501美元。 财政。全年财政总收入102.68亿元,同比增长18.0%;地方财政收入59.37亿元,同比增长19.9%。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50.11 亿元,同比增长19.2%,占比为84.4%,其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为15.07亿元、7.74亿元和3.40亿元,分别增长1.2%、45.2%和-19.0%。财政支出71.58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分别支出13.88亿元、3.14亿元、5.19亿元和7.16亿元。 二、农业 农业经济。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58亿元,同比增长2.3%,农作物播种面积100.40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6.33万亩,总产量18.6万吨,油料作物播种面积7.03万亩,总产量1.1万吨。现代农业成效明显,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1.66 万亩,新发展和改造提升农业七大特色产业2.43万亩。吕山湖羊省级特色农业强镇获得认可,创建国家 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市级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15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家;新增 “三品”基地5.59万亩、产品105只(含绿色食品11只)。 农业基础条件。全年溪清水入湖工程完成投入2.6亿元,竣工验收水库2座,整治山塘10座,年末实有固定泵站2293处。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年末拥有农机总动力60.21万千瓦,耕作机械动力8.64万千瓦,机耕面积56.85万亩,机收面积48.39万亩。全年农林牧渔业用电3396.78万千瓦时。 三、工业 工业经济。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72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3.2%,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29.0%,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1.8%,产销率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7%,利税总额同比增长7.2%,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2%。年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197家。 主要行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四大行业累计产值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64.8%,同比增长14.6%。 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5%,利税总额同比增长8.7%,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2.9%。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6%,利税总额同比增长15.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7%。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装备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5%、4.4%和9.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2.8%、25.0%和27.6%。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5%,其中其中,民间投资增长8.4%,占比为83.5%,交通投资增长131.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5.9%,生态环保与公共设施投资下降15.9%。 房地产业。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45.0%。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384.31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139.38万平方米,商品房竣工面积10.72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35.6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7%;商品房销售额118.51亿元,同比增长55.4%。 建筑业。年末拥有在库建筑企业82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4家、二级资质企业12家。全年建筑业总产值101.9亿元,同比增长18.8%。全年房屋施工面积443.7万平方米,其中当年新开工面积159.3万平方米。 五、交通运输和电信 交通运输。年末公路总里程达到 2261.43公里,每平方公里公路密度达1.57公里,其中,准四级以上等级公路里程 2237.8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 119.47公里。全年全社会公路客运量749万人次,同比下降2.6%;客运周转量20229万人公里,同比下降7.1%。全社会货物运输量8231万吨,其中公路运输4651万吨,水路运输3351万吨,铁路运输2293吨。全社会货运周转量89.6亿吨公里,其中公路周转量42.1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3.3%;水路周转量47.4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1%。 电信。全年邮政业务收入2.25亿元,增长134.7%。全年电信业务收入6.58亿元,同比增长9.9%。年末全县固定电话13.29万户,同比下降4.9%;移动电话94.93万户,同比增长13.5%;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35.26万户,同比增长24.4%。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国内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2亿元,同比增长10.1%。全年限上批发业企业95家,实现销售额1284.3亿元,同比增长20.6%;限上零售业企业56家,实现销售额45.6亿元,同比增长5.1%;限上住宿业企业14家,实现营业额3.2亿元,同比增长3.5%;限上餐饮业企业13家,实现营业额1.7亿元,同比增长14.4%。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增长1.2%,粮油食品类增长15.6%,石油及制品类下降28.7%,服装类增长11.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金银珠宝类增长10.2%。 经登记在册的各类商品交易市场42个,其中生产资料市场1个。全县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18个,全年全县商品交易市场总成交额190.95亿元,同比增长5.2%。 旅游业。全年共接待游客2686.59万人次,同比增长28.3%,旅游总收入275.38亿元,同比增长31.1%。成功创建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年末拥有国家4A级景区6个,国家3A级景区5个,3A级景区村庄12个,A级景区村庄63个,全国优选旅游项目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1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3个,省旅游风情小镇3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2个,旅行社22家,其中星级旅行社9家,三星级以上酒店8家,其中四星级酒店2家。 七、对外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