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警惕部分城市房地产金融化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9-07-24 12:00
人造人间奇凯达
郭林祥
永丰党建
serendipity
再次重逢的世界
upgrade
韩语歌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凡是满足居住需求的房地产市场,房价真实全面地反映了居住需求,不太可能会出现房价泡沫问题。住宅若主要承担投资功能,就会变成市场热烈追逐的投资品,必然导致房地产金融化。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出现经济繁荣,但因为缺乏实业和创新的支撑,房地产业表面繁荣终究会是“昙花一现”,房价泡沫破灭后,经济金融领域则是“一地鸡毛”。
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出现了房地产业过度融资的问题,一个重要表现是住户部门杠杆率急剧攀升,导致相关居民家庭债务负担能力难以持续,呈现房地产金融化态势。 毋庸置疑,房地产金融化堪比麻醉经济社会、带有巨大致命副作用的“毒品”,需要高度警惕。防范和化解房地产金融化,就是要在经济金融领域进行“戒毒”,过程虽然痛苦,甚至还会有反复,但必须坚持下来。因为这是实现经济金融健康运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彻底摒弃依靠房地产业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加快完善房地产业税收体系,严厉禁止金融体系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有效加强房地产市场特别是住房租赁市场的执法,严密防范房地产市场剧烈波动,大力推进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建设。(陈涛)
延伸阅读
返回产经网首页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房地产金融化态势,主要表现为:一是明显偏离了“房子是用来住的”定位。城市居民对住宅投资功能的热烈追捧,导致新增存款主要流入住宅投资领域。且非理性加杠杆意愿强烈,特别是2016年以来部分城市房价高位上涨与住户部门杠杆率急剧上升同向而动、相互支撑,蕴藏了巨大风险隐患。承担了投资功能的房子,如果不用于出租,那就是一堆闲置的水泥、钢筋和砖头,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