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一以贯之,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增强可操作性,主要从两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三是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打造老年宜居环境,普及公共基础设施无障碍建设。丰富老有所乐的精神文化生活,完善老年精神关怀服务体系。传承弘扬养老、孝老、敬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逐步健全老年人社会优待制度体系。推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自觉行动。《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聚焦全民意识提高和全社会自觉参与,形成老年人、家庭、社会、政府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宏观管理和经济综合协调部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决策部署,会同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确保《规划》落到实处、一以贯之。 二是完善家庭支持体系。优化家庭发展环境,完善家庭支持政策,推动家政服务提质扩容。推进幸福家庭创建,营造良好家风,加大对生活困难家庭的帮扶支持力度。 问: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请问《规划》在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方面是如何考虑的? 微信另一方面,完善实施机制。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坚持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负总责,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在制定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充分做好衔接,健全工作机制。二是完善法律制度。根据人口老龄化实际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相关法律法规。三是加强数据支撑。加快完善人口基础数据库建设,开展人口形势分析和动态监测,建立人口预测预报制度,推进人口大数据的研究应用。四是推进国际合作。推动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对话和项目对接。五是开展监测考核。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综合创新试点,在金融、土地、人才、科技及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制度,将应对人口老龄化有关工作纳入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建立规划实施动态监测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 一是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适时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鼓励老年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健全老年人权益保障机制,加强老年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 问:将采取哪些举措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 -0.15, -1.10%)等新技术、新设备,推动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实施智能服务机器人后发赶超行动计划,加强智能服务机器人研发和应用,培育壮大自主品牌智能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规模。 另一方面,提高老年服务科技化水平。一是加大老年健康科技支撑力度。大力发展老年医学,促进医研企共同开展创新性和集成性研究,加快推动老年医学科技发展。促进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推进老年医疗临床和科研大数据应用,推动一系列前沿共性技术发展。二是加强老年辅助技术研发和应用。加强老年辅助器材及产品研发创新,优先发展老年人护理照料、生活辅助、功能代偿增进等老年辅助科技产品。优化老年辅助产品设计,提高实用性,为老年人功能退化缺损提供智能科技代偿,辅助、替代人力照护,以技术创新增进老龄群体的社会参与。三是融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可穿戴、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以主动健康技术为引领的信息化老年健康服务。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关注疾病预防、功能完善以及健康寿命延长,建设基于循证医学的持续性健康维护和干预体系。实施智慧老龄化技术推广应用工程。 一方面,健全组织保障。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为规划落实提供坚强保证。二是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行政、部门密切配合、群团组织积极参与、上下左右协同联动的老龄工作机制。 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