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稳字当头”下,明年金融、房地产政策将迎变局 12月10-12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总结2019年并部署2020年经济工作。与一周前的政治局会议对比,会后通告中有关“稳”的用词升格了,非常罕见地使用了“稳字当头”的表述。这在过去七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稿中都未曾见过,很可能是这一覆盖高层人数最多的高规格会议在持续3天的讨论后作出的调整。 怎么稳?解析通稿,可以发现,一直备受关注的金融、房地产政策将迎来变局。 对于备受关注的房地产政策,会议通稿用词发生了不少变化。2016年以来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有关房地产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丰富细化为“长效管理调控机制”,并一连用了三个“稳”字来界定这一机制——“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虽然通稿仍然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但是,考虑到“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字也可以同时适用在两个方向上,土地流拍严重、房价下降幅度较大的城市可能会出台维稳政策。在“稳字当头”下,财政和货币政策力度可能会较2019年有所加大,但是,只要经济没有出现超预期下滑,很难有显著的刺激性政策推出。从用词上来看,财政政策不会有去年那样的“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也难有去年那样的“较大幅度”增长。财政政策将更多地通过支出结构的调整来拓展政策空间。通稿明确提出“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货币政策将更加重视信贷的作用。对于融资贵的问题,可能会更多地通过结构性改革的办法而非通过直接降息来加以解决。2019年的“松紧适度”微调为2020年“灵活适度”,为配合融资需求,货币供给量可能会有所增加。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稳增长升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有关政策力度会非常大,底线思维仍然贯穿此次会议通稿。民生在来年工作重点中的位置上移,2020年位列第三,过去几年则大多在比较靠后的位置。财政上也首次强调要“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 通稿很多地方异于往年惯例,似乎在缓冲“稳增长”升格后有关政策调整可能引发的过度解读,以避免释放强刺激信号。这表明中央仍然在短期增长与长期发展、结构调整之间努力寻求平衡。 (责任编辑:DF3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