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负债2400亿首开股份靠融资卖股回血 疫情之下房企如何活下去? 来源:云掌财经 公布的今年1-2月份销售简报,公司共实现签约面积21.92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6.61%;签约金额74.03亿元,同比增加66.46%。对于本期增幅较大的原因,首开方面给出的原因是上期比较基数较小。 那么同比的双增长势头是否预示着首开股份今年的开门红呢?再来看下19年12月份的数据:仅12月一个月的时间,签约面积89.84万平方米,约为今年前2个月的4.1倍;签约金额142.56 亿元,约为今年前2个月的1.93倍。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5年以来稳坐北京房地产销售额冠军宝座的首开股份,2019年首次被中国海外发展超越。克而瑞披露的《2019北京市1-12月房企权益金额榜》显示,中国海外发展以280.9亿元的成交金额排第1位,首开股份排第2,成交金额为192.4亿元,仅比排名第3的泰禾股份多了24.6亿元。 千亿房企负债千亿 一部首开史,半座北京城。作为北京市最大的房地产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首开股份的规模扩张很快,业绩也大幅增长。2008年,首开股份上榜“沪深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TOP10”。 自2015年开始,首开股份开始向京外地区发展。在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地快速扩张的同时,销售额不断走高。终于在2018年,首开股份实现签约金额1007.27亿元,踩线完成千亿目标,并由此迈入千亿房企俱乐部的行列。 尽管成功迈进千亿房企的门槛,首开股份也面临着巨额的债务压力。根据中金公司的数据显示,首开股份2018年底的净负债率高达212%,处于行业较高水平。若剔除79.85亿元永续债,其负债率或将进一步提高。 根据2019年三季报显示,截至2019年9月底,首开股份的负债总额为2413.13亿元,较2018年同期增加了227亿元,与2018年末相比,增加0.19个百分点。此外,资产负债率为81.77%,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15.50亿元。 就净利润而言,2019年前三季度首开股份的归属净利润达到23.76亿元,同比增长28.57%。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约为290.06亿元,同比减少了6.09%。 2019年三季报 这很难不让人质疑在如此高的负债率下,首开股份为何还能实现净利润的稳定增长?而净资产的减少与这两者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联呢? 拆东墙补西墙? 就在首开股份成功迈进千亿门槛的同时,融资额也在急剧攀升。与同行相比,以逾千亿元的借贷换来不过千亿元的签约规模,这是鲜见的。 近年来,首开股份因为频繁发债受到外界关注,仅仅2020年前三个月,就有过多次融资行为。最近的一次发生在3月4日,据上清所披露,首开股份发行20首开SCP001,发行金额20亿元,发行期限50天。所募资金全部用于偿还19首开CP001本息,和19首开PPN001、17首开MTN002、18首开MTN001、19首开MTN001在2020年应支付的利息。 这边大举融资,那边忙着转让资产。根据北京产权交易所的信息显示,临近2019年年底,首开股份频频转让旗下子公司的股权:2019年12月16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消息显示,首开股份拟转让北京首开旭泰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股权,转让底价6115万元;11月挂牌转让福州中庚50%股权,转让底价为6165.8万元;以3.99亿元底价转让北京千方置业发展有限公司34%股权及约3.96亿元债权;以3417.32万元底价转让北京天鸿嘉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1%股权。 其中,转让北京首开旭泰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股权的信息颇有深意。因为首开股份此前持有该项目公司51%的股权,股权转让后持股降至50%,该项目公司将不再是首开股份的控股子公司,业绩将不再并表。首开股份转让这一项目1%股权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为了降低负债率。 2020谁能独善其身? 2020年初,本该迎来返乡置业高峰的房地产业,却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遭遇了“速冻”:在建项目停工、售楼部关闭、成交量大幅度下跌……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115亿元,同比下降16.3%。其中,住宅投资下降16.0%。商品房销售面积847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9.9%。商品房销售额8203亿元,下降35.9%。2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仅为97.39,下跌了2.61个百分点。 人民法院公告网显示,2020年初至今,全国已有超过100家房企宣告破产,高峰时甚至平均每天有2~3家房企被清算。不少破产的房企都是二三线城市里的中小型开发企业。按照这个速度计算,预计今年全年开发商破产数量会超过600家,这将创下20年来的最高纪录。 房地产本身就是一个高负债率的行业,疫情的爆发使得本就艰难的房企融资渠道明显收窄。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除了因自身战略失误导致经营困难,高周转造成资金紧张的房企在面对疫情时的抗风险能力也会下降很多。市场疲软、销售受阻、回款缓慢的大背景下,所有的房企对于融资抵债都显得非常迫切。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负债率,无论对于哪个房企来说都是一颗定时炸弹。即便是有着国资背景的首开股份或许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得融资,但凭借以往融资卖股的方式来回笼资金不知在全球疫情爆发的当下是否还行得通。 与所有的房企的2020年一样,首开股份的资金链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