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N之父受访坦言:“生物公司太难了,不像金融、房地产和互联网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20-08-01 17:54
谍战片电视剧十大排名 汽车315 好看的h动漫 2020年百强医院排名 最新公测网游排行榜 豪华跑车

近日,基因港NMN之父王骏教授,接受了香港有线电视的采访。在不到2小时的采访中,基因港总裁王骏教授多次发出“生物科技行业不好做”的感慨,颇有某高知社区相关专业学生自发劝退的味道。以下为采访概要:

生物科技的门槛,比金融、IT更高

远在十多年前成立基因港的时候,王骏教授便发现生物科技公司与金融、房地产和IT行业的不同。当时整个香港陷入到土地投资、房地产投资的热潮中,亦或是做IT、数码科技方面的创业。生物科技公司很少,就几家。

数量稀少的原因与投资氛围有关。投资者在生物领域的策略很保守,按教授的原话来说,就是“很聪明“。如果只是一个物质,一个概念,那根本不会获得投资者的青睐。而与之相对的就是互联网风投热潮。当时,凭借一个所谓的”需求“,一个原型图甚至是前一份工作经历就获得天使轮、pre-A轮投资的项目比比皆是。投资赛道的热情,不亚于赛马场下注。基因港作为生物科技公司与之相比,颇有些怀才不遇的味道。

另外,生物公司的特点也决定了融资不易。据教授称,正正经经的生物科技公司,少不了需要实验室做研究,也需要工厂来将实验室的成果落到产品上。开发周期长,人才需求大,并且因为建造工厂的缘故,需要一些土地储备和大量的资金需求。在香港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取得一片土地,其难度与代价可想而知。

生物科技公司的现状,上市少,盈利少

教授在采访中提到:基因港是赚钱的。过去两年的收入,每年都增长6倍,2年复合增长近40倍。公司的线下店铺-海港城零售店在去年12月19日开幕,到1月份销售已达到数百万元。京东的双十一、双十二电商大战,基因港官方旗舰店也雄踞第一。

然而,生物科技公司中基因港仅仅是个例。根据德勤的数据,港股2020年上半年,相关领域的公司上半年共6家上市,共融资152亿。其中4家没盈利,共集资101亿。

能够像基因港这样自给自足,甚至有余力拉着风投一块儿投资实业工厂的公司非常少(笔者注:2018年基因港曾斥资10亿在宁波余姚建造NMN原料工厂,预计产能达到百吨)。这也是生物科技公司劝退投资人的理由之一。

大国崛起,生物科技等制造业的助力必不可少

尽管有种种艰难困苦,基因港作为生物科技公司还是闯了过来。就现在来看,无论着眼近80多项酶制技术的行业壁垒,还是立足百吨工厂的巨大产能,抑或是多年高居第一的市场占有,基因港的未来在NMN领域——甚至生物科技行业内,都会有一席之地。

基因港于2018年投资建设的NMN工厂,今年已竣工投产

采访的结尾,王骏教授提到的“健康社会”发人深省。“没有工业支持经济,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近年来,发达国家产业空心化的问题愈发暴露,中国作为后来者、追赶者也逐渐有空心化的趋势。制造业、科研工作者从原来高大上的语境中被剥离出来,取而代之的是苦、累、穷,金融、IT一跃而上取而代之。长此以往,隐患颇多。凭借技术的应用和金融的泡沫成就的话语权,遭遇大国竞争时,会立刻遭受上游企业的一剑封喉。

因此,哪怕在采访中多次提到生物科技公司的难处,王骏教授依旧驾驶着基因港这艘NMN行业的巨轮去冲击生物医药和科技制造的天花板。既是探索科技前沿惠及平头百姓,也是给后来的生物科技创业者一丝安慰与鼓舞。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