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7 日,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截至 7 月末房地产贷款增速创 8 年新低,银行业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长 8.7%,低于各项贷款增速 3 个百分点。 房地产融资呈现 " 五个持续下降 " 央行此前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称,当前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已进入常态化实施阶段。 去年底,央行和银保监会对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实施集中管理,并根据不同体量的 " 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 " 和 " 个人住房贷款 " 均设有红线。 为达到监管要求,今年以来不少银行纷纷压降涉房贷款比例。但根据 41 家 A 股上市银行披露的涉房贷款数据,目前仍有 11 家银行个贷占比超出监管要求,10 家银行的房地产业贷款超出 " 红线 "。 实际上,目前银行的贷款额度仍然十分紧张。以北京为例,近期不少购房者在申请房贷时均被告知贷款额度紧张,具体放款时间不确定。更有甚者被通知 " 明年再来 "。据了解,目前北京地区部分银行对于借款人的首付款来源、银行流水,以及征信情况等资料审核非常严格,等待放款往往需要 4-6 的时间。 而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个贷额度的紧张,直接导致回款变慢,叠加融资成本的高企,进一步影响了企业的投资拿地。 国际评级机构标普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中国的开发企业可能会为卖房而继续提供折扣,以损失利润为代价推动销售。这是由于融资的收紧和上限的设置,以及更严格的市场准入原则,一些开发企业需要足够的现金来支撑流动性。 一些机构分析师则认为,今年房地产金融调控和监管工作的成效已经显现,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下降,房地产信托和投向房地产的理财产品规模也在不断下降。 根据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截至 7 月末,房地产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同比下降 0.95 个百分点,房地产信托余额同比下降约 15%,相关理财产品余额同比下降 42%,银行通过特定目的载体投向房地产的领域规模同比下降 27%。 银保监会表示,督促银行在贷款首付比例、利率等方面对刚需购房者进行差异化支持。截至 7 月末,个人按揭贷款首套房占比达到 92%,住房租赁市场贷款同比增长 29%。 持续完善房地产金融监管机制,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 此外,对于房地产金融监管,银保监会方面称,始终坚持 "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 定位,围绕 " 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 目标,持续完善房地产金融监管机制,防范房地产贷款过度集中,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 具体做了五方面工作: 一是,管好房地产信贷闸门。坚持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按揭贷款审慎监管标准,严格落实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 二是,遏制 " 经营贷 " 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专项排查已基本完成,对发现的违规问题督促建立台账,逐项整改至 " 清零销号 "。 三是,严惩违法违规。连续三年开展全国性房地产专项检查,基本覆盖所有热点城市,对发现的违规行为 " 零容忍 ",对违规问题依法严肃问责。 四是,落实差别化房地产信贷政策。配合地方政府 " 因城施策 " 做好房地产调控,运用调控工具,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五是,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支持,推动保险资金支持长租市场发展,会同人民银行推进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