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末,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余额36.15万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比上年末高0.2个百分点;全年增加4.15万亿元,同比多增6007亿元。农户贷款余额13.47万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比上年末低0.2个百分点;全年增加1.68万亿元,同比多增1704亿元。农业贷款余额4.57万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比上年末低0.4个百分点;全年增加3087亿元,同比少增208亿元。 2021年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43.21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比上年末高0.2个百分点;全年增加4.57万亿元,同比多增6343亿元。 2021年末,本外币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122.68万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比上年末低1.4个百分点;全年增加12.14万亿元,同比少增211亿元。 绿色贷款持续高速增长 具体来说,刘国强提到三个方面。 住户贷款增速小幅回落。 2021年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2.17万亿元,同比增长7.9%,比上年末增速低3.7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增长11.3%,增速比上年末低3.3个百分点。 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近期表示,近期房地产销售、购地、融资等行为已逐步回归常态,市场预期稳步改善。央行仍按照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根据长效机制的安排,保持基本稳定。根据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总体要求,稳预期首先就是政策预期要稳。下一步,央行将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近期表示,在经济下行压力根本缓解之前,进要服务于稳,不利于稳的政策不出台,有利于稳的政策多出台,做到以进促稳。简单说,当前重点的目标是稳,政策的要求是发力。 分用途看,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分别为7.4、4.21和1.9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3%、31.7%和46.7%。分行业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绿色贷款余额4.41万亿元,同比增长25.7%,全年增加8850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绿色贷款余额4.13万亿元,同比增长14.2%,全年增加4857亿元。 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保持较快增速 分用途看,固定资产贷款余额52.38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上年末低1.5个百分点;经营性贷款余额49.78万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比上年末低3.1个百分点。 2021年末,本外币住户贷款余额71.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比上年末低1.7个百分点;全年增加7.92万亿元,同比多增592亿元。 2021年末,本外币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50万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比上年末低3.3个百分点;全年增加4.93万亿元,同比少增6849亿元。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下降0.5%,增速比上年末低8.3个百分点。 2021年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5.9万亿元,同比增长33%,比上年末高12.7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1.7个百分点,全年增加3.86万亿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7.3和3.36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7%。 企事业单位贷款平稳增长 三是推动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继续发挥LPR改革的效能,切实维护存款市场的竞争秩序,稳定银行负债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