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央政治局发出重磅信号,对当前的经济环境以及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几个重要行业作出了非常明确的定调和表态。 我们是楼市自媒体,主要是从楼市的角度跟大家聊聊。 这一次的会议,可以说是楼市的 " 西柏坡会议 ",敏锐的资本市场,也给了地产股一剂强心针。 第一,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 第二,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此后,与房地产相关的部门陆续出台了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涉及到房企融资、购房者信贷等方面。 请注意,此前种种的相关政策,对于楼市而言,要么是加强限购,要么是强化限售等,全部都是抑制性的政策。 但是这一次,是自 2016 年以来高层喊话加码后,5 年来首次表态可以 " 因城施策 "。 每个城市情况不一样,你完全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节减码。 高层的喊话直接透露出了以下几点重要的消息: 1、最近一段时间所有放开的楼市调控政策,高层都是默许的,不会再出现一日游的情况了; 2、不仅是前期默许,甚至是下阶段也是鼓励大家进一步放松的。 3、" 什么叫支持刚需和改善性自住 ",这个里面的空间是很大的,各个城市可以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不出意外的话,更大规模、更强力度的楼市放松政策即将到来。 但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无一例外,所有的政策基本都是小打小闹,并没有触碰到很核心的区域。 比如苏州,虽然把二手房 5 年限售调整成了 2 年,但如果你想买 2 套,在首套房没有还清的情况下,二套房的首付高达 80%。 比如南京,首套房贷款还清的情况下,想要买 2 套是可以根据首套来算的,但调整的只是利率,二套房的首付比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虽然还有城市有人才补贴、购房补贴等鼓励政策,但整体的力度并不大。 很多人奇怪,为什么不一竿子插到底呢。 想啊,当然想啊,你看看各个城市的土地流拍情况,再看看因为疫情大家都花了这么多钱了,当然得搞钱,当然得提升楼市信心。 但是,真的不敢,枪打出头鸟。 在我看来,前期所有的政策全部都是地方政府在 " 试水 ",看看外界的舆论怎么样。 而昨天的政治局会议,相当于给大家吃了一个 " 定心丸 "。 放心吧,兄弟姐们,以前的政策我们不仅不会推翻,现在的态度是 " 支持 "。 很明显,2022 年的楼市信号,自此改变。 今天起,各个城市的 " 因城放松调控 " 的力度将会更加猛烈和激进。 今天起,各个城市将不再畏手畏脚,将把楼市的政策一竿子插到底。 对于上海来说,整体的反应也是非常快的。 当然啦,具体的政策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总体方向就是鼓励首套刚需置业。 上海的楼市调整政策如果要变动,我是说如果。 一定是等到大家都调控的差不多了,舆论的热度没有这么大了,那才有可能会发生放松变动。 我们把全国楼市的放松政策,按照对楼市的影响看,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取消限售,降低房贷利息,调整公积金贷款; 第二阶段:取消限购,调整税费; 第三阶段:调整限贷(降低二套房的首付比例)。 目前全国主要城市,大部分都停留在第一阶段,部分强二线开始在第二阶段进行摩擦和舆论测试。 这一次高层喊话后,会把大量的三四线城市都直接赶到第三阶段,会把大量的二线城市赶到第二阶段,会把一线城市赶到第一阶段。 对了,这次高层会议中,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叫做 优化预售资金监管 这条对于开发商而言,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之前很多地方对于资金监管并不严格,导致大量的预售房款被房企私下挪用了。 但是后来因为烂尾楼频出,导致各地都不停的加强了预售资金的监管,原先开发商还能问银行借钱,现在因为有三道红线,房企借不到钱了。 在这样的政策下,很多开发商就撑不下去了。 现在提出 " 优化预售资金监管 ",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放松,给到开发商更为及时更多的资金支持。 从购房者、房企、地方政府的调控三个维度,都在全面的放松。 楼市的风向,这次将彻底改变了。 既然高层已经定了总体的基调,那么接下来就是各个地方开始 " 你方唱罢我登场 "。 好戏,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