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上行周期或结束,如何深度影响金融业?(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22-08-09 16:31
炊房地产指 房地产市场具有_等特征 以下哪几项属于房地产的主要特性

  因此,我们不妨推测,如果房地产步入下行周期,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过高的局面也将改变。

  如果我国金融业以银行为主的间接金融占比下降,那么,直接融资占比就应该升。从我国经济结构来看,转型才刚刚开始。从证券化率来看,A股总市值/名义GDP的比值远低于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经济体。故我国直接融资(尤其是权益市场)提升空间很大。

  近两年虽然我国IPO数量和总额都创历史新高,但A股市场资金面压力却并不大,仅公募基金带来的增量资金就大于A股的总融资额(含再融资)。随着未来社保和养老金的入市规模扩大,以及资本市场开放度的提升,外资投资A股的比例还将有较大空间,那么直接融资的比重将继续提高,非银金融业的发展空间也会比较大。

  中国金融业:除了做大,更要做强

  中国经济体量全球第二,与此相对应的是,在最新的全球500强企业中,中国以143家企业入榜,排名全球第一。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美国有31家金融公司上榜,中国有36家。不过,这类排名是按销售收入来的,实际上反映的是“500大”而不是“500强”。

  我国证券行业商业模式同质化严重,头部公司综合实力差异不大,小型券商生存空间承压,ROE分布左侧长尾现象明显。

  相比高度开放和高度竞争的制造业,我国金融业无论是开放度还是国际竞争力都存在明显差距。我国制造业对外开放的历史较早,进入壁垒较低,即便如此,我国仍不能被称为制造业强国,尽管体量已经是美国加上欧盟之和;在全球产业链中,我国制造业主要分布于中低端。

  反观金融业,大而不强问题更为突出。首先,我国金融业的牌照管理颇为严格,监管要求高,因此,大部分金融机构都为国有控股,尤其是大型金融机构。在经济高增长时代,银行、券商和保险等即便都是同质化经营,也能在不断做大的蛋糕下获得可观收益。

  其次,在全球金融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我国还是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分业经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防控风险,另一方面不利于金融企业发挥综合优势,提升业绩。我国券商目前最高杠杆率也就是5倍左右。这也是我国金融机构ROE水平普遍不高的原因。

  再次,外资占比相对较低。尽管这些年来金融开放度不断提高,但由于开放时间较晚,国内金融细分领域的巨无霸都已经形成,外资金融机构跑马圈地的难度增加。但反过来讲,由于与跨国金融机构的竞争深度不足,国内金融机构的全球化视野和创新能力也存在不足。迄今为止,国内大部分金融机构的主要收入都来自境内,来自境外的收入占比普遍较低。因此,中国还没有出现一家全球知名的跨国金融机构,尽管有些金融机构一度进入市值全球前十的行列。

  随着房地产步入下行周期,我国居民的资产配置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即从以房地产为主的资产配置逐步转为金融资产为主。目前居民家庭的资产配置结构中,房地产占比超过60%以上,但金融资产占比很低,尽管我国住户的银行储蓄余额已经超过100万亿元,仅今年上半年就增加10万多亿元。

  目前,资管新规下理财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能满足保守型投资者需求的产品明显不足,银行普遍存在“资产荒”,这为国内财富管理机构的崛起提供了巨大契机。截至2021年末,公募基金管理的基金总规模超过25万亿元,而私募基金管理的基金总规模达到19.76万亿元,比2020年增加3.79万亿元。私募基金的高度市场化属性决定了其未来规模还将突飞猛进。

  综上所述,由于长达20多年的房地产上行周期可能终结,这将给金融业带来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促使金融机构加速转型和创新,给居民的财富管理带来巨大需求,从而又助推金融业的发展壮大,切换盈利模式。当前金融机构大而不强、内强外弱的特征非常明显,经营模式趋同和局部垄断的现象突出。未来,一定会有高度市场化、智能化、富有创新活力的金融机构脱颖而出,一定会出现一批国际知名的本土跨国金融机构。

  【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中国房地产金融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