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房企业绩“滑铁卢”,要“活下去”的不止华为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22-08-26 15:52
飞翔在火焰之地 扩初影院在线 音乐外链吧 qq游戏图标点亮网址

毕竟在此之前,廊坊就已经取消限购限售,北京也出台过子女可作为共同借款人帮助老人还贷这种政策。广州也曾有放松限购的传闻,据媒体报道,6 月 6 日从广州 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获悉,非广州户籍居民购房的社保条件的确有所更新。

民企、国企纷纷滑铁卢,说明这已不是简单的公司经营状况能解释的,在整体市场不景气的环境下,盈利已经成了只存在于幻想中的泡影了。

房地产寒冬仍在持续,除了最近暴雷的龙光和富力以外,下半年仍将会有房企违约,CAIC 数据显示,年内,有 12 家房企债券到期规模超百亿,有 8 家为民营房企。

历史上,房地产下行周期最长的是 2014 年 1 月 -2015 年 3 月,单月销售面积负增长持续时间 15 个月,第 7 个月单月增速最低点 -16.3%。

那些从四限、土地、贷款等不同方面入手,政策组合拳打得好的城市,收效往往更为显著。而不敢全面放开,始终以单方面政策放松为主要手段的城市,楼市就始终刺激不起来。

一边是疫情卷土重来,gdp 一度负增长,一边是各行业绩全面下滑,就连华为,都把活下去作为主要纲领了。

今年上半年,普遍不好过。

而这些房企究竟有没有能力还得起债,目前看来已经不是未知数了,因为肯定还不起。

是行业普遍滑铁卢

而从去年 6 月到现在,持续下行周期已达到 14 个月,其中去年 10 月单月销售面积同比增速最低点为 -21.7%,已低于历史上销售单月增速的最低水平。

确实,7 月销售面积同比下降 29%,依赖卖地收入的三四线地方财政不容乐观。上半年略显疯狂的政策调控收效甚微,但通过这种大范围的政策调控,我们也能看出一点端倪。

而就算没有亏损,盈利状态也大幅下滑。比如头部房企碧桂园,预计上半年核心净利润 45 到 50 亿元,而 2021 年同期碧桂园的归母净利润达 150 亿元。

具体而言,一线城市长期来看房价仍面临一定的上涨压力,短期内调控政策较难退出,但可以局部放松调控,参考上海。二线及三四线城市建议全面取消限购,支持居民自住以及改善性购房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回归稳态。

不是房企不争气

不过房地产泡沫是必须经历阵痛才能挤出来的,现在或许已经到了历史的关键时刻,也可能只是攀向下一个顶峰的蛰伏,而我们普通人能做的,只有抓好手里已有的筹码,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撒手。

但楼市需求和信心不足的问题,仍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未来,必须要通过各种刺激政策齐发力,因地制宜,才有可能盘活楼市。

01

从已经发布的 2022 上半年房企财报来看,亏损额最多的是建业,已经超过 50 亿。亏损规模同样惊人的蓝光发展,2021 年便亏掉超百亿,今年上半年再度预计净利润亏损 46 亿元。

优化人才购房条件,在临港新片区工作的非本市户籍人才缴纳个税或社保满 1 年及以上,在临港新片区限购 1 套住房,所购住房自合同网签备案满 7 年后可转让。

市场复苏何时来

在 8 月 18 日举行的投资者会上,碧桂园总裁莫斌表示,市场下行周期之久超预期,从去年 6 月份到现在仍然处在下行期。

而房企们为了尽快回款,解决债务危机,点子也是层出不穷。主要来看,以价换量是主要手段,通过大面积降低项目均价来换取需求。比如碧桂园、荣盛、金科等房企都将自己的项目,尤其是尾盘降价出清,但这也会导致销售成本增加,毛利率下滑。

招商蛇口净利润预计同比降幅达到 50.6%;绿地控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 42.01 亿元,同比下降也达到了 48.98%。

02

上海成了第一个明文规定取消限购的一线城市。虽然只是临港片区,但很有可能会掀开一线城市限购松动的序幕。

暴雷、欠债、烂尾……这些因素固然是业绩下滑的原因,但从根本来看,仍然是需求和信心问题。

一线城市的入场,说明政策仍有释放空间,新一轮调控或许就在路上。因为从数据看,压力山大,连一向乐观的国家统计局,都用上了 " 房地产仍在筑底阶段 " 这样的略显悲观的话术。

不久前,又一波限购松绑潮来临。不同的是,这次的参与者包括了一线城市。8 月 20 日上午,上海举行临港新片区三周年新闻发布会,过程中发布《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明确提到:

而另一边的房地产,年中财报一出,哀鸿一片,仍在正增长的企业屈指可数,巨亏几十亿、盈利暴跌成为行业常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 50 家房企上半年业绩预亏,没有亏损的也并不好过,龙头企业同样遭遇盈利 " 黑天鹅 "。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