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房地产市场到了哪个阶段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22-09-15 15:22
58同城安居客房屋出租 安居客二手房这么便宜真实吗 赶集网租房网个人房源

  本文来自:宏观大菲,作者:王静文

  2021年底以来,随着美国货币政策转向正常化,金融条件持续收紧,美国房地产市场成交量不断下降。但由于住房空置率和库存均处于相对低位,房价仍然表现坚挺,直到7月才初现拐点。展望下一阶段,预计美联储加息见顶之前,市场将继续降温,但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并不大。

  一、当前美国房市表现为量缩价涨

  本轮美国房地产周期发端于2019年。当年美联储重新转向降息,抵押贷款利率随之下行,助推市场成交量触底回升。2020年疫情暴发、经济停摆后市场交易量曾短暂回落,但在大规模财政刺激和超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撑下,市场迅速反弹回上升轨道,房价则迭创新高。

  由于房价带动物价走高,通胀压力愈发明显,美联储于2021年四季度启动政策正常化进程,先于当年11月开始Taper(缩减购债规模),随后于今年3月启动加息。随着金融条件收紧,抵押贷款利率自低位反弹,导致市场交易量下行和景气度下降。今年8月,全美住宅建筑商协会(NAHB)/富国银行住房市场指数已经降至45,创疫情暴发以来新低。

  具体来看,当前美国房市表现出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方面,销量率先回落。自年初以来,美国成屋和新屋销售均持续下滑,成屋销售折年数7月降至481万套,新屋销售则降至51万套,均已接近疫情暴发以来的最低水平,相比2020年下半年的本轮高点分别下降了28.5%和50.7%。

  另一方面,价格仍然坚挺。虽然销量开始下降、库存持续回升,但成交价格仍然居高不下。全国房地产经纪商协会(NAR)公布的美国成屋销售价格中位数7月降至40.4万美元,较上月的历史高点41.4万美元仅小幅回落。S&P/Case-Shiller全美房屋价格指数6月环比上涨0.4%,涨幅收窄至2020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但尚未出现环比下降。

  二、量缩主要源于需求受到抑制

  美国房地产成交量以成屋即二手房为主,其占总交易量比接近90%。今年以来,成屋成交量已经连续6个月环比下降,显示出市场需求受到明显抑制。其原因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金融条件快速收紧,直接抑制购房需求。去年年底,美国Taper启动,美国抵押贷款固定利率即随之回升。今年美联储加息幅度不断加大,金融条件明显收紧。30年期抵押贷款固定利率6月下旬一度接近6%,达到2008年底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后虽有所回落,9月初仍达5.67%。房地产交易高度依赖抵押贷款,利率回升必然导致贷款需求下降。截至8月末,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协会(MBA)市场综合指数已经降至2003年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

  二是收入增速放缓,降低居民购房能力。疫情中的财政刺激使居民可支配收入不降反升,从而大幅提升了居民购房能力。但当前财政政策已经退坡,高通胀下居民储蓄率已经降至2009年以来新低,必然会限制居民购房能力。全国房地产经纪商协会(NAR)公布的住房可负担指数6月下降至98.5,连续第9个月下降后已降至1989年以来新低,显示有能力购房的人群在持续缩小。

  三是后疫情时代“逆城市化”因素正在减弱。疫情暴发一度使远程办公和居家办公需求上升,进而使人口由城市中心向郊区、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移动,这种“逆城市化”因素激发出了新的市场需求。2021年NAR报告显示,各年龄段购房者均更倾向于在城郊或者大城市周边的“卫星城”购房。不过,随着疫情逐渐结束,“逆城市化”也趋于放缓。包括洛杉矶、纽约等大城市人口流出速度放缓,而此前人口加速流入的中小城市则在房价涨幅过高、远程办公减少等因素下流入放缓,相关市场需求趋于下降。

  三、供给偏紧和人口因素导致价格仍有黏性

  虽然需求端受金融条件收紧、收入前景不佳以及“逆城市化”减弱等因素影响,但供给端整体偏紧,住房空置率偏低和库存处于低位,使价格仍有黏性。而且随着“千禧一代”到达购房年龄,使美国房地产市场仍有支撑。

  从住房空置率看,2008年四季度曾达到2.9%的历史高位,但随着房地产泡沫破灭,空置率基本呈单边下行态势。今年一、二季度,美国房屋空置率均为0.8%,达到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低空置率一方面表明供给偏紧,另一方面也表明地产并没有形成严重的泡沫化。

  从成屋库存来看,今年以来虽然开始提升,但整体仍处于历史低位。7月份成屋库存达到131万套,为近一年来的最高水平,不过仍然低于历史水平的10%分位。按现有去化速度,仅够3.3个月销售,约为历史11%分位水平。

  从人口结构看,目前占人口比重最高的“千禧一代”已经进入购房年龄。所谓“千禧一代”,特指生于1982-1999年间的人群,其占美国人口比重接近1/4,规模已超过“婴儿潮一代”。美国人口调查局在2020年的最新调查显示,未来5年里,将有越来越多的“千禧一代”抵达34岁的首次购房门槛,从而成为本轮地产周期中的“主力军”。

  四、市场降温应不至于触发金融危机

  根据房地美预测,2022、2023年美国房屋销量分别为6.04万套和5.36万套,房价涨幅分别为12.8%和4.0%,30年抵押贷款利率分别为5.0%和5.1%,市场整体处于下行态势。不过,由于美国房地产基本面比较稳健,且不存在泡沫化情况,预计本轮市场下行触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并不大。

  首先,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相对健康。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居民部门经历了痛苦的去杠杆阶段,杠杆率由2007年四季度的99.2%下降至2020年一季度的75.2%,此后在财政货币政策的刺激下有所回升,但2021年四季度仅为78%,仍在合理区间之内。相对健康的资产负债表不容易形成大面积违约。今年7月,美国止赎案例数量仅为3万余件,远低于2010年3月的高点36.7万件。

  其次,贷款准入门槛严格。在次贷危机的惨痛经历后,商业银行对于贷款人资质的把关更加严格。疫情暴发后商业银行普遍提高了贷款要求,本轮地产周期中,贷款人资质中评分最高的“760+” 类占比远超次贷危机同期水平。信贷结构更优,使金融机构抵御周期下行的能力也更强。

  最后,美国房地产市场并没有泡沫化迹象。次贷危机前之所以出现地产泡沫,主要由于居民在逐利动机下进行加杠杆投资而非用于自住,所以次贷危机时期美国房屋空置率非常之高。而本轮房地产周期中,房屋空置率不断刷新历史低位,显示居民购房的消费属性更强,并未出现泡沫化迹象,所以也不用担心泡沫破灭风险。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