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专项支持金融机构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为2000亿元以上,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每次展期期限1年,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金融机构,按照金融机构发放符合要求的贷款本金100%提供资金支持。 4、9月27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支持外贸稳定发展有关情况 防止虚增财政收入与严控一般性支出一体推进……严禁通过举债储备土地,不得通过国企购地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不得巧立名目虚增财政收入,弥补财政收入缺口。进一步规范地方事业单位债务管控,建立严格的举债审批制度,禁止新增各类隐性债务…… Q1:如何看待今后一段时间的外贸走势? 人民银行表示,下一步将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坚定不移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坚决抑制汇率大起大落,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三)财政政策:1)税收优惠:包括个人养老金、基础研究。9月26日,国常会决定对政策支持、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所得税优惠;10月11日,财政部、税总决定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予以税收优惠。2)收费缓缴:9月26日,国常会表示,在第四季度,再实行一批收费缓缴,总规模约1160亿元。3)民生:9月28日,稳经济大盘四季度工作推进会议部署在四季度阶段性扩大低保覆盖范围、将低保边缘户纳入低保补助,中央财政对地方新增支出予以70%补助。4)地方财政:10月14日,财政部发文,严禁地方通过举债储备土地,不得通过国企购地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建立严格的举债审批制度,禁止新增各类隐性债务。 (二)货币金融政策:1)金融防风险:9月26日,央行表示下一步将按照既定方案,分类施策,持续化解重点企业集团和金融机构风险。2)金融业对外开发:10月9日,央行表示将推动金融市场向全面制度型开放转型,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投资流程。3)汇率:10月11日,央行表示,坚决抑制汇率大起大落,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4)金融立法:10月13日,央行表示将推动出台、修订《金融稳定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一批重大金融立法项目。 会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10月26日至10月30日在北京举行。 对企业出资给非营利性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以下简称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政府性自然科学基金用于基础研究的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按实际发生额在税前扣除,并可按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对非营利性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接收企业、个人和其他组织机构基础研究资金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一是调整准入标准和扩大对外开放。《办法》修订从申请人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要求等方面提高了财务公司设立门槛,……明确外资跨国集团可直接发起设立外资财务公司为其在中国境内的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落实对外开放政策要求。二是优化业务范围和实施分级监管……三是增设监管指标和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四是加强公司治理和股东股权监管……五是完善风险处置和退出机制……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400979591 易纲在发言中介绍了中国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立场,表示中国物价水平基本稳定,人民银行将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重点发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金融机构发放制造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同时推动“保交楼”专项借款加快落地使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报告正文一、各类会议 一是继续做好制度设计、政策支持和市场培育,……二是推动金融市场向全面制度型开放转型,提高人民币金融资产的流动性。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投资流程,丰富可投资的资产种类,便利央行类机构配置和持有人民币资产。三是继续稳步推进央行间双边本币互换和本币结算合作,……四是继续完善离岸人民币流动性供给机制,丰富香港等离岸人民币市场产品体系,促进人民币在岸、离岸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7、10月14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 文/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宏观分析师 4)返还个税:9月30日,财政部、税总决定对居民出售自有住房并1年内购房的,售房已缴个税予以退税优惠。 Q2:下一步发改委还有哪些举措保障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9、10月17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当前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工作方案》 (四)外贸:1)外贸形势:9月27日,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尽管我们面临外需放缓甚至减弱的大背景,但下半年的外贸还是有信心能够实现正增长”。2)跨境电商政策:9月27日,商务部表示已会同相关部门提出8条支持海外仓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支持措施很快会出台,包括利用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等支持海外仓建设等。风险提示:政策执行情况不及预期。 1、9月26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保证金实行阶段性缓缴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减负纾困等 二、新闻发布会/公开演讲 6、10月1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税收优惠政策的公告 A:专项再贷款政策支持领域为教育、卫生健康、文旅体育、实训基地、充电桩、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新型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转型、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等10个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 A:现在外贸确实面临着一些新的不确定性,尤其体现在外需方面,外需的增长放缓,这是我们当前外贸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这体现在美欧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现在我们企业反映订单在减少,确实是有一些主要的市场进口需求在下降,有一些主要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在高企,对一般消费品形成的挤出效应在增加。前一段时间,很多国外的进口商购买的货比较多,形成了高水平的库存,现在要消化库存,对新的订单释放就形成制约,疫情导致的“宅经济”需求也在下降。外需下降不仅是中国企业反映,我们也了解到,东南亚还有其他一些国家的企业都感觉到订单在减少、需求在减少……总的来说,尽管我们面临外需放缓甚至减弱的大背景,但下半年的外贸还是有信心能够实现正增长。 10月上半月(9月24日-10月17日),我们简要摘录相关内容如下: Q1:下一步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将重点开展哪些建设工作? 2、9月28日,李克强主持召开稳经济大盘四季度工作推进会议时强调围绕重点工作狠抓政策落实促进经济回稳向上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 本公告执行期限为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 李克强说,在第四季度阶段性扩大低保覆盖范围、将低保边缘户纳入低保补助,各地要扎实、公平落到位,应保尽保,中央财政对地方新增支出予以70%补助…… 为支持居民改善住房条件,自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对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现住房出售后1年内在市场重新购买住房的纳税人,对其出售现住房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予以退税优惠。 到“十四五”时期末,高技能人才制度政策更加健全、培养体系更加完善……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达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1/3,东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35%。力争到2035年,技能人才规模持续壮大、素质大幅提高,高技能人才数量、结构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 Q3: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在推动能源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方面,国家有什么总体考虑和具体举措? 3)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9月30日,央行决定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15个百分点,这是公积金贷款利率7年来的首次调整。 三、法律法规及各类规范性文件 7、10月11日,人民银行发表重要文章《深入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 图片来源:摄图网-400979591 主要观点 10月上半月,中央密集部署稳楼市政策,涉及贷款利率调降、个税退税优惠、保交楼专项借款、不良资产处置。 一、对于2022年6-8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同比均连续下降的城市,在2022年底前,阶段性放宽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现行规定执行。 自即日起至2024年4月8日,在相关省市暂时调整实施《旅行社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允许在上海、重庆设立并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旅行社从事除台湾地区以外的出境旅游业务,在天津、海南、重庆放宽外商捐资举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准入。 6、10月9日,人民银行发表重要文章《坚持改革开放和互利共赢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 1、9月29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阶段性放宽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5、9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答记者问 (一)投资:1)农业农村基础设施:9月26日,国常会要求,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在建项目建设,开工一批新项目,年内完成投资3000亿元以上。10月17日,农业农村部等8部门联合发文,从现在到年底前,聚焦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弱项,突出抓好灌区等水利设施建设和改造升级、农田水利设施补短板,以及现代设施农业和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等项目建设。当天,农业农村部与国开行签订开发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2)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9月28日,央行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为2000亿元以上,利率1.75%。支持领域为教育、卫生健康、文旅体育、实训基地、充电桩、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新型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转型、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等10个领域。3)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截至10月12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投放超6700亿。 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按照既定方案,分类施策,持续化解重点企业集团和金融机构风险。二是进一步推动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三是推动提高监管有效性,持续强化金融业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加强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四是坚持“治已病”和“治未病”相结合,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 8、10月14日,财政部《关于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