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不仅在数量上全面崛起,从财务指标来看,仅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就占到前500强中盈利企业的44.3%(盈利企业是将500强企业除掉净利润为负的企业),净资产规模占到整体500强的35.8%,净资产回报率水平(ROE)均超过10%,整体位居中上游。在资产规模如此庞大的背景之下,仍然保持较高的净资产回报率,这也表明不论是从规模和从效益来看,金融业均是500强企业里的佼佼者。在2015年整体经济形势下行之际,金融业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金融等服务业需为实体经济服务 图1 长江商学院BCI指数 但榜单的另一面是实体经济愈发艰难。500强的上榜企业中,属于第二产业的企业从2014年的328家下降到2015年的287家。在亏损企业中,第二产业的亏损企业数量从2014年的27家增长到2015年的42家,其中产能过剩领域里的金属、建材和煤炭等仍然是重灾区。去库存、去产能仍然面临着巨大压力。这也与我们长江商学院的BCI指数反映出的现状基本一致,从消费品前瞻指数和中间品前瞻指数来看,自从2013年以来,这两个指数始终处于荣枯线以下。(图1) 资料来源:长江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与中国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在今年的《财富》(中文版)中国500强里,实体经济和金融业的冰火两重天状况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以银行、证券和保险为例,商业银行入榜数量22家,相比去年增加5家,证券业入榜11家,较去年新入5家,保险业入榜8家,较去年多2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