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宏观经济以及投资环境的变化,国内小康家庭对财富管理的态度也相应发生变化。8月8日,交通银行发布的新一期《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报告》显示,在经济总体平稳、企业效益回升、就业稳定、金融市场平稳的环境下,指数维持年初以来的上行趋势,上涨到137点。 各项指标中,经济景气指数涨幅最显著,达9个百分点;收入增长指数上涨5个百分点,超过150点;相比之下,投资意愿指数上涨2个百分点,涨幅略有收窄。 小康家庭对经济景气信心持续攀升 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每两个月一次调研国内小康家庭对待宏观经济、收入增长和投资意愿的态度,形成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并向社会公布。 这一次,在构成财富景气指数的一级分项指标中,经济景气指数报129点,上升9个百分点,好于历史同期水平。 分析显示,经济景气指数的持续回升,是由于进入2016年以来,受访家庭对投资景气和就业形势持积极向好的乐观态度。今年以来,一系列组合政策效应开始显现,经济保持了平稳走势。 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2%,比5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2%左右,其中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 分区域看,北部地区家庭对经济景气的升幅最为显著;其次是中西部、南部和京沪深地区;其中,中西部连续两期的涨幅均较大。从各省的宏观经济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大部分省市经济增速总体好转,西藏、重庆、贵州等西部省市经济增速超过10%,使得小康家庭对经济环境信心持续攀升。 家庭财务状况改善推动小康家庭收入增长 在家庭收入方面,收入增长指数报152点,上升5个百分点。小康家庭对收入增长乐观程度的提高,主要由家庭财务状况的改善所推动。近半年来,小康家庭财务状况持续改善。其中,人们对当前家庭财务状况的乐观程度,要高于未来财务状况。 调查显示,小康家庭对现在家庭收入和未来家庭收入都持更乐观的态度。相对而言,财产性收入对家庭收入变化的影响程度比劳动所得来得更大。但从对预期收入的态度看,人们对于劳动所得影响家庭收入变化的预期有所提升,表明行业景气的发展,推动小康家庭在劳动所得方面的比重不断增加。 影响家庭财务状况的另一个因素——投资收益指数保持上升态势。其中,当前投资收益指数上升明显。金融去杠杆和加强监管,货币政策趋向稳健中性。而境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对小康家庭的投资预期造成了一定影响。 从各类投资产品的收益看,股票和基金呈现较大幅度上升。6月虽然经历了英国脱欧、A股纳入MSCI未果等利空事件,但是A股市场并未出现恐慌性暴跌。相反,伴随着深港通开启预期的升温,A股保持较为阶段性强势格局,仍有部分小康家庭能从中获益。 流动资产投资意愿涨幅收窄,不动产投资意愿创新高 调查显示,小康家庭投资意愿指数在接连大幅度攀升之后涨幅收窄,报127点。其中,流动资产投资意愿指数和不动产投资意愿指数均上升2个百分点。 流动资产投资意愿指数为136点,上升2个百分点,升幅缩小,但相对年初已处于高位。投资意愿排名靠前的投资产品,分别是银行理财产品、外汇投资、P2P和股票。可能受英国脱欧影响带动美元的价格上升,小康家庭外汇投资意愿显著上升,是除银行理财产品之外投资意愿最强烈的产品。从金额来看,股票、银行理财产品、基金、以及宝类理财产品是小康家庭投入金额较多的投资种类,与其拥有比例基本相符。 不动产投资意愿指数上升2个百分点,达117点,创历史新高。值得关注的是,小康家庭现在不动产投资行为指数本期重回景气区间,达到102点。按拥有的房产数量看,目前持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小康家庭不动产投资意愿明显下降,可能是因为限购政策的阻碍效应所致;而持有0-1套和2套住房的群体投资意愿则有小幅上升。 在未来不动产投资方面,持有多套房的小康家庭未来不动产的投资意愿出现大幅回升。按城市级别看,核心城市现在和未来投资意愿均明显增强,且未来投资意愿上升幅度较大。非核心城市小康家庭现在不动产投资意愿与上期持平。受到房屋存量高、土地存量高、去库存需求不足和年龄结构老化等原因的影响,非核心城市未来不动产的投资意愿则明显降低。 (栏目主编:杨群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编辑邮箱:yangqunjf@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