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正在深耕产业链金融,但并不是每家企业都有能力去布局,形成闭环需要大量资金成本。林恩民说,我们会在一个个产业链进行深挖,例如在房产领域,前期通过经纪人交易体系了解状况,后期延伸到租房领域,会跟所有二房东共同管理房屋,通过足够多的数据去快速佐证租户是否符合贷款要求,以及贷款金额多少符合风控标准。我们给自己的定义是去做底层类的、低毛利的资产,去做更符合实业以及真正有助于完善生态圈的资产。 林恩民认为,大经济周期里房地产和整个经济周期的命脉相关性是最强的。那么,要去做就是大经济周期的事情,而不是小经济周期的事情,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增长放缓阶段,需要去做更底层、毛利更低,更长远的资产。我们做的是绝大部分资产是和房子及衍生品有关系,包括快速的房屋抵押贷款、租房分期。租房分期是居民消费的产品,抗经济周期能力非常之强。这次融资的绝大部分会去做打通实业和消费的链条,更深层次布局资产端,吸引更好的人才。 在去年以来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出台以后,其中最为严格的是去年7月要求P2P平台必须介入银行资金存管。然而一年多过去了,全国只有48家平台真正实现了银行资金存管。 从前两年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草莽时期到去年开启的大洗牌阶段,从严自律将会给行业带来重大变化。不过,另一方面,合规发展运营的平台也在监管之下积极开展多元化创新。一些平台开始布局海外资产配置,部分平台进一步垂直细分市场推出新产品,还有平台深入挖掘潜在的理财市场、供应链金融、科技金融等领域。 来源:中国网 2015年12月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再次指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实行自身资金与出借人和借款人资金的隔离管理,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金存管机构”。 实际上,银行对于开展P2P资金存管的业务是非常谨慎的,也有部分银行暂停此项业务。一边是符合监管要求规范发展的热脸,一边是银行的冷屁股。 业内专家表示,银行资金存管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保障了用户的资金安全,避免了平台设置资金池的嫌疑。现阶段可以作为投资人选择平台的一个标准,但是这绝对不是唯一标准,投资人还是要综合考虑,包括平台背景、团队能力、融资能力等。 伴随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的逐渐明晰,大量资本争相涌入P2P行业已经越来越不容易。有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已经过去近三分之二,但今年整个金融行业获得的融资次数只相当于去年的38.8%,远不到一半。现在确实是资本寒冬,风险投资机构会更加理性,不会像互联网金融行业兴起时那样布局赛道,而是选择优质的赛手。目前,刚刚获得3亿元C轮融资的银客集团以打造以“住”为核心的生态圈,进入居住的细分市场。有业内人士表示,整个金融行业在今年获得的融资,单笔超过3亿元的仅19家,在211次融资中仅占9%的比例。 强监管之下 融资不再容易 不难发现,P2P的行业分化期正在到来,尤其是在监管加码与资金寒冬的大环境下,专注垂直细分的领域,成为日益增多的平台发展的趋势。 如何深耕自身优势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发展起来的是支付,是金融最基础的业务;第二阶段是销售渠道的创新,如P2P网贷、余额宝,是类银行存贷业务的线上化。”林恩民说,因为支付的产生,使得有机会更好地去销售。销售之后,就要往下沉,沉到生产或商业的整合。互联网金融3.0就是更深入地去做资产。做资产的公司,比做资金的公司值钱的多。林恩民说,最终能够取得成就的,是在垂直领域里能够各个击破的公司,因此,才坚定地选择房产。 最严监管 监管层第一次明确提出此概念是在2015年7月18日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除另有规定外,从业机构应当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存管机构,对客户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实现客户资金与从业机构自身资金分账管理”。 |
- 上一篇:沪指震荡翻绿收获小阴十字星
- 下一篇:人人聚财许建文:互联网金融行业依旧离不开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