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id:0 新趋势 文化产业出现两大市场导向 不从宏观上把握文化产业发展态势,抱着原来的经验和模式,就难以适应今天文化产业发展的形势。 文化产业包括三大板块。 第一是传统板块。指文化和自然遗产,就扬州而言,比如大运河;表演会展和节庆,视觉艺术和手工艺,如扬州工;书籍、报刊和版权;视听和交互媒体,如电子游戏,将消费者和生产融为一体;设计和创意服务,包括工业设计、景观设计等等。 第二是旁类板块(次要板块)。其一是旅游,其二是体育和娱乐。他们不完全是文化产业,但与文化产业有交集,如体育节庆、体育活动等。 第三则是侧类板块。其一是非遗传承和保护,比如雕版印刷技艺;其二是教育培训;其三是存档和保护;其四是装备和辅助材料。如央视春晚的装备是宁波一家公司提供的,现在已经逐渐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 这种分类,不仅对统计部门,对管理部门也有意义,我们可以思考在这中间有什么板块可以挖掘和突破。 说到文化产业的延伸,我们可以比喻为是花朵型的结构。核心是文化创意产业,拓展形成创意旅游、创意房地产、创意农业、创意生活等领域。思维拓到哪里,文化产业就可以发展到哪里。 比如: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是核心,可以花朵式展开,形成八个板块,如体育场馆经营业、体育博彩、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用品销售业、体育媒体业等,再往外围还有体育房地产、体育会展等。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出现两大市场导向。一是消费型文化服务产业,包括时尚、版权、体闲、娱乐、媒体等;二是生产型文化服务产业,为企业和实体经济服务,包括设计、研发、咨询、推介、会展、培训等。扬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有较强的工业基础,文化产业发展有方向可图。 新动力 一带一路拓展发展空间 一是全球化。全球化潮流需要文化竞争力,推动各种要素的流通加快,没有自身的创造活力,慢慢就被别人边缘化了,我们面对的是全球市场,中国人到日本买马桶盖;美国的运动鞋在美国买只需100美元,而在上海买要200美元,这就是全球化的竞争结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定力,就只能去消费别人的文化产品了。 二是生态型。生态的概念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今年gdp排名靠后的,主要是初级产品城市,而转型快的城市,如深圳,几年前就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现在文化产业已经成其引擎了。 三是科技建设带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四是中国梦。一带一路战略拓展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上海文化产业有167家在海外投资。正向fdi,投到最发达国家去收购其优资,如复兴集团收购最先进表演机构加拿大太阳马戏团;反向fdi,投到欠发达地区抢占市场和空间,如上海百世通与印尼合作参与电信文化服务市场。 在对外开放中,我们也看到了许多新的模式、潮流、力量在崛起,看到了许多国际竞争方式向我们扑面而来,有必要掌握好这种趋势。 新主体 培育创新型文化企业集群 我们进入了互联互通的新时代,企业面临的形势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需要更好地把握新潮流,培育创新型文化企业集群。 新的科技革命,需要“三加六”。“三”指无线网络革命、大数据和智能制造,“六”指信息和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视听表达技术、仿真技术、新材料技术、节能和环保技术。 文化产业有三大资源:金融资本、文化资源、社会资本。把三大资源通过网络形式整合起来,使文化生产聚合资本向更高产业发展。 说到如何开发文创园区,我们知道,目前许多园区发展未必尽如人意。台湾的熏衣草园区,设计了熏衣草景观、创意农业、生态慢生活、多样体验。这个园区以设计为核心,包括熏衣草森林、香草铺、红花村、缓慢生活等,这个产业做得很成功。文化产业一定要有非常强大的独特性,才能强化扩散力。 举个例子,我们来了解一下“黑马经营模式”。这个公司原来是家杂志社,后来杂志社转型发展,一手抓文化,一手抓产业。他们既做媒体、又做会展和投资经济。以前他们是传统模式——广告、内容和用户,现在是创业家传媒平台,有“内容、用户、服务”三大块。他们的内容是创业的各种有用信息;服务包括“黑马大赛”“黑马会”“黑马营”,让大家互相交流。 总之,在文化产业领域可以边做边摸索,通过不断实践和调整,创新发展,走向胜利。 [责任编辑:yfs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