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O2O不行了,这家企业何以获得双线订单312%的增速?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6-09-19 12:04
花痴丫头太难缠 花瓶大神很菜鸟19楼 花蕊沁香 花式毒龙 花市长梦断红楼 花王混王千千女 花与蛇之孵化篇 华瑞2号 华药吧 槐花树电视剧 坏蛋怎样炼成的电影

苏宁企业文化重塑的渊源

从被动的适应互联网,到主动的拥抱互联网,对市场、用户、交易、融资、流通等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改造与交融。通过真正渗透到整个用互联网的思维、互联网的技术去改造传统企业,去改造组织,去改造逻辑,提高整个组织系统的运营效率。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技术不仅仅是一个便捷的技术使用,而是把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感知技术等融为一体。所以说,苏宁的转型,是系统的转型,这也正是我认为苏宁的成功转型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原因所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互联互通,才能真正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平衡。

(本文根据9月13日长江商学院举办的“从‘模式转型’到‘文化重塑’ ——深度剖析苏宁互联网蝶变案例”研讨会整理而成)

来源:中外管理新媒体

从研究“人”的角度入手,适应互联网时期的发展

第一,“工具”发生了变化。我们自身所处的行业从过去的传统实体零售到互联网时代的销售,这种“工具思维”对人们产生了很大改变。第二,大时代的变化。技术问题从IT到互联网时代,已经开始对全社会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影响。这需要我们思考到底该怎么样理解互联网思维?怎么样理解互联网文化?第三,是企业发展和员工发展怎样有机结合的问题。我经常讲,如果给历史长河之中所有做大的企业在一个时间点上做一个切片的话,它们实际上都是多元化的。而在企业走向多元化的转型过程中,一般会面临两个问题:员工的发展要不同于企业?还是企业的发展要不同于员工?我想这两个问题也是所有做企业的人都会纠结的问题,这也是苏宁在重塑企业文化中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

如果说不转型就是死路一条,那么在互联网+的时代,传统企业到底该打造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才能真正实现O2O的转型?它在企业的战略转型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有着26年历史的苏宁,又为何要在转型的关键时刻启动文化重塑呢?今天,小管带领大家听一听中国管理界最强嘉宾深度剖析苏宁如何从模式转型到文化重塑,华丽完成了+互联网的蝶变。

滕斌圣(长江商学院战略学教授):苏宁现在O2O的模式,一体两翼,三云四端,是全新的商业模式。它的构建需要合适的文化来支撑,因为在互联网+的时代,企业普遍面临管理上的挑战,因为“人”已经不是原来的人,与60后、70后截然不同的80后、90后已占据职场半壁江山,而在这条代沟之上,又有一条互联网鸿沟,使得互联网传统企业的运作、战略甚至产品,都面临很大的挑战。

现在的年轻人,一言不合就立刻走人,根本就不给你机会去沟通,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你得想怎么样去激励他们。为此,企业需要让外在的东西内化,转化为员工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比如海尔,用创客的方式让每个员工变成一个maker,这样做不仅是自带创意还自带流量。就像韩度衣舍所做的,把原来的结构给倒过来,不但更偏平,而且是倒过来的金字塔,也就是说决策者是普通人,他们在上面完全自己决定,我们要做什么样的服装?什么样的面料?找什么代工企业?生产多少?高层反而在下面了,只是起到支持的作用。而这些都是互联网时代能够发生的,所以传统企业需要从研究“人”的角度入手,来适应互联网时期的发展。

研究整个苏宁的变革过程,变革涉及到的不光是产业模式,不光是战略思维的调整和商业模式的调整,更涉及到深层次的组织体系、营销体系、公司治理以及个人力资源系统的创新。比如说在组织的变革上如何简政放权,做到扁平化?如何做到经营专业化、事业部公司?企业内部如何从过去垂直性的金字塔式结构,走像项目制的小团队的作战?

王朔说过,“年轻人不要得瑟,因为你们老得很快的”;投资人颜妍说,“我从来不追捧年轻人,因为我年轻过,你们老过吗?”所以回归到现在的年轻人,“老人儿们”再做战略,思考商业模式,得考虑你是否能够带动年轻人,能够让他们有效的参与进来?

创业于1990年,在全球拥有18万员工,作为中国和日本拥有两家上市公司的企业,8月18日“发烧节”当天中午11点46分19秒,线上超过2015年全天数据。之后订单量一路攀升,最终定格在全天增长312%的水平。其中,移动端销售占比81%,门店销售同比增长126%,刚满周岁的苏宁易购天猫旗舰店,同比增长6.5倍。任性付同比增长超过800%,物流当日达完成率达到97.8%。亮眼的数据不仅说明了苏宁易购可观的销售业绩,还呈现了其发展态势的强劲迅猛。那么,苏宁究竟是如何完成“上线”转型,超越了自带互联网基因的电商?又得以在传统零售业批量死亡的情况下,逆势成了“双线”赢家?

为什么说苏宁的转型,是深层次的转型,是系统的转型?

孙为民(苏宁集团副董事长):我们为什么要做转型这件事情?我们怎么样来做这个事情?这是两个大问题。从2009年开始,苏宁进行了新的商业模式的打造,2014年苏宁整个转型结束,也就是说苏宁新的商业模式已经定型。但这并不代表企业转型的结束,因为企业的转型它是决策者对方向的判断,而延伸到实际操作执行层面,还需要全体员工对转型的真正认识和理解,需要让员工从个人的情绪和情感上真正接受。所以,对于苏宁转型来说,我们非常明确的感受到了几个方面的变化:

彭剑锋(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现在,苏宁已经形成商业、地产、金融、文创、体育、投资六大产业板块,下设苏宁云商、苏宁置业、苏宁金融、苏宁文创、苏宁体育和苏宁投资六大产业集团。历经6年的跨越转型,苏宁的整个的商业模式,产业领域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今天苏宁所形成的3大产业集群,金融、物流到零售体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上线下的零售商,而是已经构建成型了的一个产业生态。

大家都知道,做企业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赢,不管是弱者也好还是强者也好,都要赢,弱有弱的赢法,强有强的赢法。过去我们讲的是做:百年苏宁,国家、企业、员工利益共享,现在我们把“国家”改成了“社会”。实际上华为也遇到和苏宁一样的问题,那就是全球化的问题,因为我们已经走到互联网的时代中,走到国际化、全球化的时代了,所以我们要做更多的工作去做好企业。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