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故事的悲喜剧每一天出现在中国的大小城市。 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64个城市中,比上月涨幅扩大的城市有31个,涨幅在1%以上的城市有25个,最高涨幅为5.6%。分城看,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涨幅均比上月有所扩大。 货币超发,投资渠道渐少,房地产似乎成为财富保值增值唯一途径。如今的买房热潮,就如同2008年全国人民都炒股一样,无论好房坏房,买到似乎就赚到。 相比于地产圈的乐观,金融圈的态度则冷淡许多。 绿地集团副总裁耿靖认为,房价将在2017年年底、2018年年初见顶。但是见顶并不意味泡沫破灭,因为在顶部也可能形成一个箱体,它可能会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倒“V”型,到顶了就泡沫破灭快速下跌;还有一种可能是到顶了,平躺在那里,比如倒“L” 型,甚至是继续缓缓地爬升。因此,如果是投资建议可以抛售。 事实上,大部分金融学家均认为房价属于货币现象,目前的房价不能真实反应供求关系,因此认为泡沫很大。而开发商则认为一线城市房价还有空间,刚性需求购房者还可以买入。 (责任编辑:宋政 HN002) 易居沃顿导师王晞建议购房者:“如果是自主刚需需求,建议可以买房,因为在一个城市生活必须有一个家,根本不需要考虑增值问题。如果是投资性需求的话,现在很多城市也会有一定的泡沫,所以需要谨慎。” 在易居沃顿的培训课程中,不同的房地产高管对房价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房价目前已经有风险,应该适度收缩。但是也有人认为房价并未出现顶端,开发商依旧可以获取合理利润。 看多派:刚需可以买入 买房还是不买?不仅仅考验每个购房者,也考验所有在这个房价上涨时代的人。当隔壁的小王又投资了一套房产的时候,只有一套房子的小张开始心潮澎湃。而当所有人都去抢房的时候,小张似乎觉得不买房就会面临财富损失。事实上,不同的城市房地产逻辑也不尽相同,而这些买房的散户谁是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或许并没有人知道。 看全文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要不要买房专题】疯狂加迷茫 90后买房进退两难》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我本来计划明年买房,看到如今房价上涨,是不是要提前入场?”毕业1年的余文婷(化名)问记者。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8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上涨的城市分别有64个,分别比上月增加13个;持平的城市分别有2个,分别比上月减少1个;下降的城市分别有4个。 有丈夫背着妻子偷偷把旧房子卖了,换了一处大房子,有夫妻轮流请假去售楼处等待开盘,有“90后”向朋友借钱“拼命”凑足首付买房。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指出,楼市的投资者或许是基于利率下行,人民币贬值的预期购买房子,寻求资产的保值增值;而投机者更多是基于住宅用地的“稀缺性”、政府不敢严厉打压楼市等因素。房地产对经济稳增长举足轻重,房地产又与银行信贷紧密挂钩,可以说,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中国目前房地产泡沫虽然已经非常明显,即楼市已经完成了从价格发现到价值实现过程,但泡沫究竟大到什么地步,确实很难衡量。 “我预计四季度一线城市会保持量缩价稳的态势,而长期看我认为四个一线城市房价还会进一步和三四线城市拉开,因此我建议刚需购房者目前还是可以入场。”旭辉控股董事长林中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刘天旸指出,若从自住的角度来说,客户可根据自身资金准备情况、房贷偿还能力等考量,若能力达到了,是可以选择购买的。但从投资的角度来看,现在的房价应该已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高位,建议大家不要盲目的看高房价,也要尽量理智。 海通证券(600837,股吧)姜超就公开发表言论称,2016年中国经济保持平稳,火爆的房地产是重要贡献,但未来面临较大下行风险。中国年轻人口数量已经见顶,按照全球经验看意味着地产销量和新开工出现拐点,因而16年的地产销量激增与人口角度的需求无关,而是金融加杠杆下的投机现象。2016年居民拼命贷款买房,月均房贷接近5000亿,买房杠杆率也超过2倍、房贷/GDP已达8.6%,均接近或超过美国2007年的历史峰值,表明中国居民购房或已将杠杆用到极限,2016年或是中国地产市场的历史大顶。目前一线城市房价涨幅远超GDP增速、而与存款增速高度相关,但目前北上深的存款增速已基本归零,意味着流动性拐点或已出现。 参考国外经验,纽约、伦敦等城市均是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的财富,因此其房价居高不下,考虑到北京、上海未来的国际化都市格局,地产圈对于这些城市的房价依旧保持乐观。 “四季度的房价仍然和政府政策、银行的信贷政策息息相关。以今年目前形势来看,四季度房价应该不会产生太大异动,可能在目前的价格基础上会有小幅波动,但整体来看,四季度房价应较为平稳。”中原地产中国大陆区副总裁兼上海中原总经理刘天旸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方正证券(601901,股吧)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公开表示,当前中国房地产已经呈现出泡沫迹象,货币超发和低利率刺激了新一轮房价、地价暴涨,绝对房价已经偏高。全球前12大高房价城市中,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占了4席。地价高企,居民恐慌性抢房,新增贷款中大部分是房贷,这些都已经释放泡沫化信号。 看空者:泡沫很大 |
- 上一篇:房地产已由蓄水池变成最大的堰塞湖
- 下一篇:专家:为什么必须要警惕这次房地产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