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密房产调控来袭 有私募大佬说房价还会涨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6-10-10 19:57
棒子国护士门事件 保定热线小道消息 保定市小道消息 宝路捷车管家 鲍源源 杯葛同窗 北方影院杀机四伏 北方影院租妻成婚

史上最密房产调控来袭 有私募大佬说房价还会涨

时间:2016年10月10日 14:56:59 中财网

  (原标题:7天19城!史上最密房产调控来袭!但有私募大佬认为房价还会涨!?)
  善境投资总经理吴洪涛:楼市热度退去,商品期货才是价值洼地
  十一过后,这2016年也就基本过去了。这一年整个投资市场冷热不均,股市没有故事,房市故事太多,这些我都在年初市场投资机会决策中有预判,分析与解读国家政策导向是投资的必修课。所以整个投资中在股票市场中基本上除了打新外,没有任何布局,不是我不看好中国的股市,只是股市的节奏还没有开始。

  最近的房价高企虽然在意料之中,涨得这么凶却在意料之外了。钱多物少,价格涨,这是市场的必然规律。既然是规律就有生灭过程,最近各个地区的房屋政策,对房地产的降温有帮助,大量资金会逐渐离开房地产市场,而这些资金的去向又将引领投资新方向。

  热门的房地产在降温,想再出现高温的可能性不大。大资金的投资多是以买入为主,先选洼地,加炒作和再加想象空间,把洼地变成大家认为的投资热门的过程,那现在中国市场中哪些是洼地呢?哪些又是能把洼地变热门的市场呢?首先用排除法把地产排除了,其次是海外投资也排除了。还有三个地方是洼地,一是实体经济,二是股票市场,三是大宗商品市场。

  实体经济是国家发展的主体,但却不是投机资金的喜爱之地,需要大量资金与时间,资金回笼速度慢,好进不好出;
  股票市场呢?的确是洼地,大量风险基本释放掉了,但在去年的影响下伤痛没有完全愈合,虽然最近打新股资金大量进入股市,股市资金有些起色,可在实体经济没有抬头前只能开启布局模式。

  最后一个就是大宗商品市场了,但这个市场资金容量太小,无法承载地产资金完全进入,但这些也不影响什么,因为资金的癖好和风险承受度不同,会有部分资金进入商品市场的,而这些资金又会怎么做呢?在商品市场中,好多人会认为,现在需求这么不好,大量库存积压,谁傻乎乎地会到这个市场里,来做接盘侠呢?

  我的回答是,会有很多资金会来这里的。首先这点库存在现在的庞大资金眼里不足九牛一毛,在商品市场里不是完全由需求决定价格的变化,大量资金的介入对价格也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即钱多货少,价格也会上扬的;其次就是由于需求不好,导致中间环节的中间商没有库存,所有库存都积压在厂商的仓库里,需求方是随用随买,都是低库存生产,产生了一些虚假的库存积压现象。只要价格一起来,中间商有利可图后,会纷纷囤积居奇、待价而沽的,这样所谓的库存就不存在了;还有就是由于厂商高库存影响,商品流动性差,资金流紧张,所以生产原料基础储备量不足,生产积极性下降。后续跟产速度很难提升,尤其是生产周期长的商品或是库存低价格又低的商品,还有原料需要靠大量进口的商品。这些都会成为投机资金眼中的猎物。

  今年上半年的商品期货中的黑色、农产品中的粕类和棉花就是例子,尤其是黑色,产业资金对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的投机资金分析和预估不足,所以导致在市场价格上涨中错失良机。粕类也是这样的结果,油脂企业和饲料企业也是犯了同样的错误。但这种错误也许就是一个行业的转折点,没有沉痛的代价,也就没有刻骨铭心的醒悟。而后期市场热点的转换,资金的流向将是另一次机会与痛的的转换。

  纵观目前商品期货、现货市场中,仍有很多商品价格低于或处于2008年或是2005年价格区间,而且好多的商品处在较长的生长供给周期,后期供给力量提升速度较慢,还有的处在低价格低库存的状态中。就是处在所谓的高库存也经不起资金的洗礼,因为现在资金流动性充裕,这点库存只要有10-15%被冻结,市场的需求格局马上就会改变,价格的波动取向就会倾斜,所以在这个环境下,对价格的判断和市场的供求格局会受资金的流向完全改变原来方向的。

  广东瑞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鹏:新的限购政策估计收效甚微
  近期房地产价格的失控,使得汇率和资产之间背离的关系边际恶化。房价上涨加速,某种意义上是对经济的悲观。由于资金受外汇管制难以流出国外,房地产成为唯一避风港。虽然近期多地出台新的限购政策,但估计收效甚微,短期可以减少资金流向地产,但要政府主动刺破地产泡沫很难。居民边际杠杆上升过快,会导致未来政府利用房地产对经济调控的自由度受限。相比之下,美联储通过“嘴上加息”,对经济和股市的影响力和腾挪空间还是不错的。在今年高基数的基础上,未来房地产投资和销售并不乐观,但行业集中度可能加速提升。包括近期油价的反弹,假如回升至50美元/桶之上,对中国贸易顺差的影响也边际恶化,也有可能导致贬值预期的升温。

  自从去年6月以来的三次股灾,失去了加杠杆的边际力量,A股的估值下行已是大势所趋,原来过高的估值、过度的交易不利于并购资产与二级市场的对接。只有大幅去杠杆,反复去杠杆,负债端收益下来,股价重回基本面,盈利、ROE的改善后,并购市场才会活跃。增量资金一定是博弈低风险、安全类资产的,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今年以来保险资金敢去举牌一二线蓝筹,管理层逐步通过沪港通、深港通放开对港股中性价比优秀、股息率高的资产的投资。这也是今年以来部分低估值成长白马股持续走强的原因。也许这种共识会进一步强化,吸引更多类似保险、银行委外、QFII的增量资金入场,直至边际影响减弱、赚钱效应不明显为止。

  赛亚资本董事长罗伟冬:中国版CDS不会绞杀房市多头 房价会继续上涨
  9月23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正式发布了《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规则》)及相关配套文件,中国版CDS正式落地。部分市场观点担扰中国版CDS会绞杀房市多头,会给房地产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但赛亚资本董事长罗伟冬并不这么看。

  中国的房市是全球绝无仅有的奇葩。引用温总理的话:在中国任何小事,乘于13亿,都变成大事。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再乘于14亿人口,那就会出现比所有其他国家地区更奇葩的房价出来。我个人预测房价会继续上涨,上涨的空间还相当巨大。

  至于CDS会否绞杀房市多头,我觉得不会,理由如下:
  
  
  
  
  
  1)美国的CDS是1988年推出,30年之后的2008年才引发美国房价大跌。

  2)中美的CDS体量对比悬殊,美国的CDS自由流通,中国的CDS流通性并不强。

  
   3)中国的房价是刚需太多,供应不足,供不应求推高的。炒房并非推高房价主流因素。在刚性需求的推动下,易涨难跌。CDS也无法在短期内加大房子供应。

  4)中国的M2增速和绝对值增加都远超美国。

  所以我觉得如果是自住的话买得起就赶紧入手,CDS并不能阻止房价继续上涨。

  .私.募.工.厂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