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点评:地产超预期调控,债券收益率下行空间再度打开
东吴证券2016-10-11 09:16 分享
观点:国庆期间,众多一二线城市密集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调控力度历史罕见。我们认为,房地产做为目前信贷的主要支撑和经济的重要支柱,此次严密调控可能使得银行信贷缩水、表内资产配置压力加大,叠加经济下行预期增强,我们预计债券收益率下行空间将再度打开,利率与高等级信用债有望受到追捧。 预计十年期国债收益率4季度将下行至2.5%左右,2017年下行至2.0-2.3%区间。 点评 1、政策调控彰显决心,预计地产潮回落国庆各地密集出台楼市调控政策,调控决心不可小觑。国庆期间,深圳、北京、南京、苏州等重点城市陆续出台地产调控政策,主要政策方向为:对本地外来资金大幅调高购房门槛(调高首付比,调高社保纳税期限)、对二套房大幅调高首付比、加大土地供应计划等。从政策目标来看,主要打击炒房等投机资金,对刚需购房限制不大;与历次房市调控相比,本次针对一二线城市的调控力度空前。 预计限购政策将扭转房价上涨预期,引发需求跳水,信贷收缩。我们认为,此次限购的最大影响,是对房价上涨预期的扭转。即使对于刚需购房者来说,其购房紧迫性有望缓解并可能采取观望态度,楼市需求预计将明显收缩。同时,房地产融资也将伴随政策发力愈发艰难。预计居民中长期贷款、房地产的销售、投资数据都将在接下来两个季度出现跳水。 2、债券收益率下行空间打开,曲线有望变平。 预计信贷萎缩,银行资产荒升级。7、8月份的金融数据中,我们已观察到信贷结构的失衡: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信心处在低点,对产业融资的信贷增量较少,惜贷情绪严重;而房贷一枝独秀,占新增信贷绝大多数。本次密集调控有可能导致居民中长期贷款大幅下降。而房地产陷入低迷将拖累实体,银行惜贷情绪恐怕难有改变,我们判断四季度融资数据将有显著下滑。 配置需求叠加经济下行压力,有望推动债券收益率下行。参考8月居民中长期贷款规模,新增贷款约5289亿元,占当月新增贷款一半以上。如果出现房贷需求大幅下滑,商业银行表内规模将面临收缩压力,这部分资产缺口将直接形成巨大的配置需求,有望推动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收益率下行。同时,房地产作为当前经济的支撑之一,销售和投资放缓将使经济基本面承压。因此,我们预计十年期国债4季度将下行至2.5%左右,2017年下行至2.0-2.3%区间。 3、预计金融去杠杆不会阻止收益率曲线变平。市场可能会担心,金融去杠杆的压力是否会限制此次长端收益率下行空间,阻止曲线变平。我们认为影响较小。 这次的房贷缩水导致的是表内资产配置压力,和此前的表外理财配置需求有本质区别。表内资产对应的负债主要是同业存款和个人储蓄存款,其资金成本低于OMO操作利率,因此受到金融去杠杆的压力较小。相比之前的表外理财资产配置压力,理财成本较高,央行在公开市场延长融出资金期限将直接加大理财资金加杠杆难度,导致债市去杠杆,限制收益率下行空间。我们认为,资产荒正在从表外演变为表内,对金融去杠杆的敏感度降低,收益率曲线变平的阻力减小。 4、风险提示:海外货币宽松手紧,可能影响国内收益率下行空间。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分享到: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相关搜索
为你推荐 一线降温周边刹车:环京房价或率先下挫 2016-10-12 07:03:59 受益于楼市火爆,在一线城市周边的二三线城市,楼市“溢出效应”一度明显。一夜秋风至。9月30日晚间,北京楼市新政率先“落靴”。国庆期间,各地市调控如疾风骤雨般密集出台,苏州、天津、成都、合肥、深圳等城市陆续跟进。过去半年,房价地价的高歌猛进,让因各种原因不能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置业的购房者涌向了周边地市 快讯:沪指跌幅收窄 石墨烯等题材股领涨 2016-10-12 10:14:13 (腾讯证券高山)周三两市低开后震荡整理,个股走势明显分化,债转股概念持续强势,煤炭、钢铁等权重股走势疲软。截止发稿,沪指跌0.26%报3057点,深成指涨0.01%报10782点。在A股收获4连阳之后,上证指数距离3100关口也越来越近。随着市场看涨之声高涨,部分乐观的观点甚至认为上证指数即将回补此前9月12日跳空下跌留下的 1亿非户籍人口落户城市方案出台 多领域获支持 2016-10-12 07:23:45 新型城镇化强力推进,国家拟多举措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是全面小康社会惠及更多人口的内在要求,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扩大内需、改善 香港楼市强劲反弹!楼价在唱衰声中越升越急 2016-10-12 07:09:26 除了透过金管局收紧按揭外,香港政府近年先后推出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及双倍从价印花税3项楼市“辣招”,亦透过印花税管理需求,并主要遏制非香港本地的买家。不过,中信银行(国际)日前发布报告指出,跨境银行服务需求中有关按揭及个人贷款的需求在四季度反弹强劲,“一些内地个人在香港政府‘辣招’未撤的情况下入市 巨资砸向军工产业 俄罗斯想做什么? 2016-10-12 08:4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