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房地产信息地下产业链:数十万信息泄露
近年来,各类手机骚扰信息令百姓不胜其烦,其中数量最多的包括卖房、装修和房贷等信息。日前,深圳警方开展了打击整治骚扰信息专项行动,对9家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发送信息干扰正常生活的企业相关人员进行了刑事、治安拘留,并关停了200余个骚扰电话。警方调查涉案企业发现,其中有数十万条无法解释合法来源的公民房产信息,内容甚至精确到业主门牌号码、面积。对于公民个人房产信息的非法泄露、售卖、使用,已形成一条地下产业链。 案例 业主刚买了房就遭到电话骚扰 近来,家住深圳南山的唐先生常常被一些毫不相干的电话骚扰。“有时接到十几个‘要不要装修’的电话,非常讨厌。但因为工作需要又不能关机。 ”更让唐先生疑惑和担忧的是,“我只是刚刚买了房,怎么就有那么多公司知道我要装修呢?到底是谁泄露了我的信息? ” 像唐先生这样被电话骚扰的市民数量不少。近期,深圳警方开展打击整治骚扰信息专项行动。调查发现,深圳市某某信业投资公司蛇口分公司、深圳市某康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深圳某房产交易有限公司翠竹北路分公司等9家企业分别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发送信息干扰正常生活等违法犯罪事实。 深圳公安刑事侦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行为人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将可能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大量推广房地产、金融等相关业务,拨打骚扰电话,则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经过审查,深圳警方目前已刑事拘留13人、治安拘留39人,依托三大运营商关停208个涉及骚扰的电话。 调查 搜出超100万条公民个人信息 在9家公司现场,警方搜出了超过100万条公民个人信息,包括数十万条精确的房产信息,公司均无法合理解释其信息来源。 以深圳市某某信业投资公司蛇口分公司为例,警方在现场发现了十几个小区的业主资料,甚至包括业主住在几期、几栋、门牌号、房屋面积,业主的姓名和电话等。 “我通常把业主信息以excel文档的形式发给公司的业务员,让他们拉客户来投资业务。”深圳市某康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直销部副总经理王某说。办案民警粗略估算,从王某处“分发”的房产业主信息就有约4万条。 这些信息都保存在王某电脑中的“深圳老板”文件夹下。一些业内人士表示,房产业主的信息很受一些投资公司、装修公司、房地产中介等“青睐”,不少新房业主刚刚买房电话即被“打爆”,颇有“裸奔”的无奈。 泄露 同行交换和网络购买是主渠道 记者采访中看到,多个住宅小区几乎所有居民的信息完整被打印出来,或存于不法商家的电脑上。这些信息如何从合法的拥有者手中转移到了这些不良商家手中? “能接触业主信息的职员很多。虽然公司规定不得私自复制或提供给其他人,但物业管理人员流动比较频繁,很难阻止那些即将离职的员工将小区业主信息悄悄复制后带走。 ”——广州市海珠区某小区物业管理公司总经理唐先生 “这些公司拿到公民房产信息有几种途径:一种是同行业之间的资料互换,比如房地产中介之间;另一种是从网络上买,目前网上有不少买卖信息的QQ群,几百块钱就能买到一两万条信息。 ”——深圳市公安局刑侦局七大队副大队长顾育辉 推销 业务员被要求每天打400个电话 在非法获取大量个人信息后,一些公司让员工不断拨打骚扰电话。 以深圳市某商品经营有限公司为例,其招商总监谢某要求下属业务员围绕这些房产信息每天至少拨打400个电话,他说:“业务员通过拨打电话签订一个单,我就能获得4元提成,业务员能拿到16元提成。 ” 深圳市某金所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负责小额贷款的普通业务员翟某某说,公司规定每3个月必须放款35万元,如果没有完成就会被公司辞退,因此不得不通过多次拨打电话来完成推销任务,“打房产业主的电话成单率相对高多了”。 犯罪嫌疑人谢某讲述非法获取私人信息的经过: 1.从网上搜索售卖信息资源的QQ。 2.联系上后,对方要求如要购买7万多条的信息资源需先付600元定金,资源到了后再付款700元。 3.付款完成后,对方就把购买者删除了。 记者了解到,这种在互联网上,双方不见面的信息交易比较普遍,根据信息质量和倒卖的层级,价格从几分钱到几百元一条的都有。 编辑: 翁子盈
相关新闻 今日焦点 网友评论 请登录后进行评论| 0条评论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发表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
- 上一篇:房地产对中国消费影响究竟有多大?
- 下一篇:揭秘大清炒房团:外国租界诞生房地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