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棱镜。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导读 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在18日发布,对此,“地产老炮”刘晓光认为明年上半年降价不现实,房价仍有上涨空间。朱海斌认为短期房价会放缓,但长期放松后楼市会形成新一轮反扑。事实上,土地出让收入的强烈依赖导致地方政府对卖地有潜在的利益冲突,是房价一直上涨的原因。 注意:现在公众号有置顶功能了,大家把微信更新到最新版本,点开“棱镜”公众号,点“置顶公众号”键,就可以将我们置顶了。这样,您就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我们。 文:郭亦非 11月18日,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了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10月份,部分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房价环比下降。尽管从数据来看,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降温明显,但调控政策对抑制投机购房能起到多大程度的作用?未来楼市走势如何?
在刘晓光看来,就不同城市而言,一线城市的好地段要上涨,二三线城市要分化,各地情况不一样,还是有上涨的空间,但大规模下降的可能性是肯定不会存在的。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朱海斌则认为,短期市场交易量会下来,房价会放缓,但可能是短期软着陆的情况,一旦政策放松以后楼市会形成新一轮的反扑。 “即使引入房地产税对房价也并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影响,房地产税对应的是土地财政根本的问题,对于土地出让收入的强烈依赖导致地方政府对于卖地有潜在的利益冲突问题,这是导致房地产房价一直上涨的原因。”朱海斌如此看待房产税。 他建议,除了税收方面做调整之外,更重要的需要建立一个跨年度的土地财政使用安排,“而不是当年的地卖了以后当年就花,这样跟很多地方政府的财政问题、楼市的意向都起了很不好的作用。” 有意思的是,去年地产夜话论坛聚焦于“转型”,寻找新利润增长点成为彼时开发商关注的问题,但在经历了今年历史罕见的一二线城市暴涨之后,关注点则转移至“市场走势展望”。 “房地产、煤炭、中国经济的转型,各个转型都是在最困难的时候谈,形势一好就不再谈转型了,这是我最近发现的一个规律。”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如此打趣。 全联房地产商会秘书长钟彬观察到一个现象,现在房地产商将手中的钱投向买金融牌照,买保险买券商买银行。不过他也担心,“隔行如隔山,从地产跨界投资金融的时候还会不会像地产那样获取那么高的利润和成就呢,需要后面的观察。” 与此同时,投上市公司的壳也成为趋势。钟彬统计,全联房地产商会核心的会员在A股加H股为主的137家,这些地产商投了890家涉及到上下游链条的上市公司。 钟彬认为,过去商业模式是制度性的土地红利,拿到更多便宜的地就能赚钱,今天则变成商业模式导向下的产业红利,这里包括两个方向,存量时代以及服务为王,现在大量二手房面临着重新的装修、设施配套、社区服务、社区体育、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健身都酝酿着巨大的产业背景。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棱镜 (责任编辑:邓益伟 HN006) 看全文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地产老炮”刘晓光:指望明年上半年降价不现实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