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足用好用活国家金融政策 推动重庆金融业加快发展(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4-08-02 11:10
曾伟和蒋梅 肥妾 谷俊山维基百科 滝川诺亚 随风飘荡 刘丽萍 剑网3178 三门人事网 juliet gold 无双国土灰色空间 xingshenghuoshipin yazhoupaotu 堕落血天使图片 银粉金楼 恶霸少爷爱上我 江南春如莞 浪子官场 豆丁 刘笑妃 陈庭妮男友李夏然

比如说,利率市场化后,银行贷款利率一路走高,原来贷款利率是6.23%,最高可以有20%上浮,现在利率市场化了,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有的上浮50%,很多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利息就接近10%,这个还不算其他的什么贷转存,第三方服务费等等,这些加起来变12%、13%都有。总之,现在全国平均贷款利率,原来是6.5%,去年是7.1%,如今已上升到7.65%。仔细想想,这就是银行没有想到服务工商企业,没有想到货币政策应该是为工商企业服务的货币政策,而不是为金融系统自身循环服务的货币政策。上个星期国务院出台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十条措施,条条都极具针对性,国务院这十条,在方向性上面讲得非常好,再次明确了金融为工商企业服务的最高宗旨。

第三,防范困难企业和产能过剩企业风险。近年来重庆基本没有投资产能过剩行业,对原有的困难企业,通过一企一策,帮助扭亏脱困。

三是用活用好用足国家的政策,到2017年使重庆成为内陆地区金融体系各类功能性牌照最齐全的地区。一个国家的金融体制机制是一体化的,金融系统不管是银、证、保,还是非银行金融机构,不管是宏观的货币政策,还是微观的监管要求,全国上下是一体化的,因此,地方政府搞金融改革,不需要不应该也不可能去进行大的体制机制创新。一行三会每年推出的新业务、新牌照,对地方来说都是新的业务形态,新的发展动力,地方政府只需要把握一行三会的政策方向,把握每年的重点改革措施,积极争取每年新的试点和金融牌照,把这些业务和功能开展好,就是地方的金融创新。比如今年一行三会重点推了民营银行、信用保险、第三方支付、消费类金融、汽车租赁、金融保理、再担保公司等十二种牌照、许可,我们就要努力的争取到八块、十块、十二块牌照。网络金融第三方支付牌照,国家批了三批,我们理解了这个牌照的重要意义,努力争取到五块。消费类金融公司全国批四家,重庆有一家。民营银行第一批批了三家,重庆没争取到,就一定要争取到第二批。还有信用保险公司,我们也要争取批一个。保理公司是银监会去年开始推的,重庆是试点地,也要争取搞几个。此外汽车金融租赁牌照,重庆也应该有,我们要帮长安集团申请一个汽车金融租赁牌照。

牢记五个要点 守住金融管理底线

第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重庆的地方政府债务,经国家审计局审计,债务率不到GDP的30%,在安全线以内,这个是讲全市。对区县来说,有几个区县债务比较重,市里在帮助他们做好调度的同时,也会给他们改革的压力,让他们通过改革,特别是通过PPP改革,尽早把债务降下来。

第三,金融的本质就是信用。什么叫信用?为有钱人理财,为需要钱的人融资,这个过程中,金融机构做中介,这中间就需要信用。金融机构要保持良好的信用,一定要做好三点。第一,金融在交易过程有杠杆比,这个杠杆比不能太高,太高就会产生泡沫,一定出毛病。1:3、1:5、1:10、1:20都可以在不同条件下讨论,杠杆比越大,风险也越大,当年雷曼兄弟公司就是死在CDS债券1:40的杠杆比炒作上。这方面保守一点一定没有错。第二是不能放高利贷,利息不能太高,放高利贷看起来一时效益很高,但一方面,高利贷会害死贷款企业,企业死掉了,你的贷款对象也没有了,另一方面,为什么这个企业会来借高利贷,很可能病魔缠身,你把钱借给他,很可能坏了你的帐,鸡飞蛋打。第三是中间环节不能太多,从资金来源到资金去向,中间一般只有一个环节,了不起两个环节。环节多了,三、四、五个环节串联,一定有黑幕,一定出乱子。总之,杠杆比不能太高,利息不能太高,环节不能太多,这三条是金融的铁律,是保持信用的原则,这也是监管部门应该把控的。

第一,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目前全国房地产市场处在下行状态,重庆尽管还算好,但是今后几年也要防范一些中小房产商因资金链断裂带来坏账。

重庆要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目标是什么?大体上有五条。一是到2017年,金融业GDP占全市GDP的10%。近年来,重庆金融业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不仅支撑了工商企业的发展,而且自身也成长为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去年重庆金融GDP的占比是8.6%,在全国仅次于北京、上海,要实现2017年占比10%的目标,每年金融GDP增长率要达到17%、18%。这个指标代表了重庆作为金融中心的辐射能力。

关注五个指标 时刻防范金融风险

第四,社会的直接金融、间接金融,也包括非银行金融系统,要有一个合理的比例。中国金融体系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股本资金市场化补充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改革开放以来,融资体系一直在建立和完善,不管是银行、证券还是非银行金融机构都搞起来了,但是因为股票市场发展得不正常,所以中国国有、民营企业的资本金市场化补充机制没有真正形成,导致中国企业负债率居高不下,每隔十来年就出现一次因债务过重,资金链断裂引发的倒闭风潮。有人说中国政府债务重,其实中国政府债务客观讲不怎么重,美国政府债务是GDP的1.1倍,欧洲是1.5倍,日本是2倍,我们中央加地方政府债务是GDP的50%。但是中国企业的债务总额是GDP总量的140%,而美国、欧洲、日本只有50%—60%,这是因为他们的企业资本市场化补充机制非常健全,所以企业不必向银行或者其他渠道借太多的钱。要解决这件事,就是要把资本市场搞上去,包括公募的证券市场和私募的股权基金市场。

本篇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