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已经进入白银时代 浙江房企如何破茧?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4-09-03 12:09
aa制生活百度影音 泷泽萝拉qvod在线 4d肉蒲团国语完整版 间接伤害百度影音 人狼大战qvod 杀人如麻百度影音 灭狼行动电视剧 非诚勿扰20111210 后宫甄嬛传第一集 变身辣妹百度影音 波多结野衣百度影音 变身辣妹百度影音 man in black 3 风声传奇百度影音 曼谷保镖演员表

  目前房地产已经进入白银时代,房地产投资和销售速度都有所下滑,行业集中度则不断提高,除了全国性龙头开发商依然保持较快发展速度外,绝大部分开发商包括浙江开发商,普遍都遇到了一定的瓶颈或困境,在此情况下如何自我突破成为行业的一个热门话题。


  据统计,2013年全国主要标杆性开发商销售额比2010年加权平均增长195.7%,发展速度很快,浙江几家代表性开发商销售额加权平均增长在20%左右,发展相对缓慢。


  再来看一下浙江(长三角)开发商与广东(珠三角)开发商的对比。在2013年开发商销售额排名中,广东有5家十强,10家前二十强,浙江1家前二十强,全国经济中心上海仅1家进前二十强,江苏前二十强一家没有。应该说这些年来长三角市场比广东更大,但浙江(长三角)开发商的发展与广东开发商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这也的确值得思考。


  浙江开发商近年来发展落后,与浙江省房地产形势有一定关系。2013年浙江省房地产销售额比2010年增长了21.3%,而全国增长了55%,这应该是浙江开发商掉队的一个客观原因,但主要全国性标杆开发商3年的销售增长速度是浙江主要开发商的数倍,所以浙江省销售增长缓慢不能作为浙江开发商掉队的主要原因。


  当然企业发展得如何不能完全用销售额来衡量,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企业的风险防控、产品品质的提高、服务水平的改善、管理的优化、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对社会的回馈、团队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等都是企业发展很重要的一些要素。我个人也认为销售额并非一定要如何增长,稳健本身也是很大的成功,企业也未必越大越好。但销售额毕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如果销售额增速落后,而其他方面(比如风险防控等)也没有很大改善,这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了。


  10多年来,以绿城、滨江、金都为代表的浙江开发商以产品精致著称,在产品品质方面,说浙江开发商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一点也不夸张,万科进杭后就多次表示要向本土开发商学习如何提升产品品质。以产品品质为核心竞争力,在过去房地产高速增长中,浙江开发商在全国占有了一席之地,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应有的尊重。


  当前房地产已经进入白银时代,浙江开发商普遍遇到了一定的瓶颈或者说困境,唯有直面问题,勇于反思,方能摆脱困境,突破发展瓶颈。


  为了浙江开发商更好地发展,为了行业更加健康,倡议大家提振精气神,发扬敢于自我否定、自我批评的精神,最终实现自我突破。


  在房价平稳甚至下降时期,快速周转模式更具优越性


  大家知道,衡量企业利润的核心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ROE),ROE可以理解为本钱或自有资金的收益率,假设资产负债率不变,也即权益乘数(资产负债率除于净资产)不变,ROE由总资产收益率决定,而总资产收益率则由资产周转率与销售利润率两个因素决定。ROE是怎么来的,仅仅财务总监明白是不够的,企业主也必须要明白,否则怎样赚钱的基本原理可能就是糊涂的。


  浙江开发商往往过于注重单个项目的销售利润率,一个100多亩的项目开发六七年十分正常,大盘10年以上也很常见,虽然单个项目算起账来销售利润率可能很高,但由于资产周转率很低,导致最终企业每年的资产收益率并不高,发展速度也受到影响。而广东开发商虽然单个项目的销售利润率不一定高,但开发节奏很快,几十万平方米同时动工同时销售是家常便饭,销售上重视性价比和销售速度(价格平实),由于资产周转率较高,最终企业的效益更好,规模更大,发展速度更快。而且由于广东开发商开发节奏快、项目多,企业的品牌影响更大,开发经验的积累更多,公司管理经验更加丰富,人力资源更加厚实,更容易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这些无形资产的提升又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销售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的提高都会对总资产收益率产生贡献,二者各有千秋,本身没有优劣高下之分,企业需要在不同发展和竞争环境下谋求二者的微妙平衡。从10多年房地产发展的实践来看,广东开发商的盈利模式体现出了一定的优越性。即使在房价飙升的黄金10年,快速周转模式也胜过了销售利润率模式,在房价平稳甚至下降时期,显然快速周转模式更具优越性。在白银时代,浙江开发商应该高度重视提升资产周转率,切实提高开发速度和销售速度,减少囤地,同时提高产品标准化程度。


  应该像重视产品品质一样来重视政策研究


  房地产业政策性很强,很少有一个行业像房地产这样被政府高度关注。房地产业总是被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共同所操控,所以开发商不仅对市场要敏感,还必须对政策敏感。对政策预判出现大的失误,可能会导致企业出现生死存亡的危机。房企的发展既要与市场环境适应,又要与政策环境相契合。有的企业在政策频出的过程中发展平稳甚至在政策波动中快速成长,有效抵御了政策变量带来的负面影响,有的企业则受政策影响很大,出现很大的起伏,比较被动。理想的企业发展模式既要把握市场主动权,又要把握政策主动权,始终对政策保持一种敬畏和敏感。


  政策如此重要,但遗憾的是目前浙江开发商很难找到一家公司有专职的部门或人员,对政策进行长期、系统、深入的研究,专门与各种科研智囊部门对接。开发商对于政策基本上是通过决策层或老板自己的思考,结合与政府、同行、研究部门等相关人士的交流来把握和判断的,这样的做法显然是有欠缺的。要把握政策走势,必须深入分析政策出台背景,研究当政者意图,熟知各种政策工具,持续跟踪政策变化,从而把握政策机会,避开政策暗礁。政策有金融的,有财税的,有行政的,有法律的,有社会的,有政治的,有生态的,有人文的,有科技的,有土地的,有城市化方面的,有长期的,有短期的,有中国特色的,有国际通行的等不一而足,同时政策变化也比较快。各种政策看起来好像纷繁复杂,但实际上政策也是有主线的,有其内在逻辑,只要开发商能对政策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大的政策趋向,因为“未来早已发生”,只是企业的觉察力不够而已。基于对政策的研究和把握,开发商可以前瞻性地、及时性地来制定企业长期与短期的战略或策略,与政策良性互动,顺应政策大势,避免一些政策暗礁,积极谋求企业的稳健而快速发展。


本篇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