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来了 金融业由于客户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使其无法凭票抵扣,国际上甚至认为金融业不存在真正推行增值税又能完善抵扣税款的办法。因此,大部分国家对金融业只有少量业务交税,对金融业征收增值税,是一道世界难题,且缺乏先例。中国营改增政策,对金融行业进行系统梳理,给出了一套普遍征税的方案。 本报记者周潇枭北京报道 自打3月底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办法下发,作为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的老李,越发忙碌起来。 今天去广州某大型房企培训,明天去武汉建筑业解读营改增,酒店业客户不时电话咨询业务进展,银行客户调适系统过程中也不时出现问题。 “建筑业和不动产业,照顾政策很多;同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同样适用11%的增值税税率,电信业当时并没有什么过渡政策。金融业的政策还有很多不明朗的地方,其中资管业务可能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他笑称,“政策不够明朗,我们可做的工作就多了。” 最复杂的一次税改 老李近几年业务,主要跟营改增相关。 2012年,上海率先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改增试点。到2014年6月1日,营改增已经覆盖交通运输、邮政、电信业,还包括研发技术、文化创意等部分现代服务业。 按照此前规划,营改增应该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即2015年就应收官。但从2014年6月份之后,2015年一整年,虽不时传出营改增要扩围的消息,但并没有实际动作。 剩下的建筑业、不动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这四大行业业务模式差异很大,其中建筑、不动产和金融业,对地方收入贡献大,增值税制度设计上也存在难度。 同时,营改增会带来减税效应,近几年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成为地方普遍现象,一些省份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财政收入形势也没有给税改提供良机。 “我们跟税务部门沟通了很多次,像房地产业,土地成本能否扣除,决策层尚未有定论。房地产业中形态多样,分为商业和住宅项目,既对公司也对个人,当前房地产市场并不好,政策制定上考虑的东西比较多。”老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建筑业如果将税率从3%,提高到11%,上游抵扣很成问题,一些业态税负可能会极大增加。而金融业关键在于没有可以借鉴的案例,怎么计算增值额,改起来很麻烦。 彼时改革虽未推出,四大行业相关的测算和调研从来没有停止过。老李就帮助不少银行、房地产客户,进行过模拟测算。“具体政策没有出台,只能按照不同扣除标准和可能的方式来测算税负变化。” 因为改革难度大,甚至有业内人士对今年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表示怀疑。 3月23日,财政部和国税总局下发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的通知,共包含四个执行文件,分别是试点实施办法、有关事项的规定、过渡政策规定、跨境零税率和免税政策规定。四个文件将近100页,共计3.8万字。其中,仅过渡政策就有28页内容。 老李表示,四个行业政策一起推出,匹配大量过渡政策,很多营业税下的安排得以延续。 财税部门方案起草者直言,营改增这次方案设计,是有史以来最复杂的一次。要保证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制度上要做很多特殊安排,出台很多临时性措施。四大行业业态复杂,行业特色鲜明,需要有不同的考虑。 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最近几天,老李陆续接到好几家国际酒店集团客户的电话,咨询后续怎么做的问题。 4月中旬,凯悦、洲际、万豪、希尔顿、喜达屋、香格里拉等国际酒店集团纷纷调整客房价格构成,在酒店房费及服务费的基础上,再额外加收6%的增值税,以适应增值税税收政策调整。 “国际酒店联合起来涨价,可以理解为是市场行为,五星级酒店客房一晚上1000多,即便增加6%的税负,顶多增加负担100多块钱。”老李直言,酒店涨价的时机不对。 但是,官方反应很快。财政部、国税总局第一时间回应,随即地方财税部门,联合物价局、旅游局联合约谈知名酒店集团,国家旅游局随后也出来发声,表示酒店行业在营改增中税负总体下降,以营改增之名涨价实属不该。地方物价局甚至表示,部分酒店集团借营改增提价,涉嫌违反价格诚信、价格欺诈、串通涨价等违法违规行为,要求加强整改。 老李指导这些酒店会计账目,很清楚营改增后酒店业税负变化,结论是税负不会增加。增值税为价外税,不计入企业销售额和成本中,营改增后,企业营业收入和成本都会减少。国际酒店在原价基础上,再加一道增值税后,营业收入相比以前不会减少,同时成本下降,结果就是利润增加。 营改增作为今年政府力推的一项重大税制改革,各级政府都在积极落实,确保所有行业实现税负只减不增的政策目标。 各级政府均成立了以政府首脑挂帅的“全面推开营改增改革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包括财税部门,还有四大行业的主管部门。其中,税务部门进入了“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模式。 数据显示,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涉及纳税人1100万户左右,比前期试点的590多万户增加近一倍;四大行业实现的营业税规模超过1.9万亿,是原试点企业的4倍多。 原本由地税征管的营业税,转为增值税,转交国税部门。全国平均来看,国税部门户管量大幅增加,在原户管量基础上增加了30%-40%。 原营业税纳税人此前并未接触过增值税专用开票系统,这些都需要有针对性的培训。据北京国税局副局长郑怀远介绍,登记信息确认、税种登记、一般纳税人登记、税控器具发行、票种核定、发票发放、网上申报确认、“一证通”发行、税库银协议签署——纳税人完成营改增全流程的转换需要半个小时。 税改具体政策也要加大解释力度。各地税务局都开展了分行业对纳税人的视频培训,或者现场交流会,也通过公众媒体加大了政策宣传力度。 企业财务管理全方位改造 仅靠税务局的培训还远远不够,企业内部培训、诸多执行细节问题,还仰赖像老李这样的会计师和税务师。 4月中旬,在北京一家大型房地产企业营改增培训会上,聚集了该公司各方面业务人员,市场营销部门、财务部门、行政部门等济济一堂,都想了解营改增对手头工作究竟会有什么影响。 老李在现场表示,各业务部门都要围绕营改增进行转换。增值税计税原理是销项税减进项税,采购部门采购物资、业务部门在选择合作对象时,要尽量与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合作,尽量获取进项发票。销售部门在价格谈判、合同签署过程中,要注意增值税报价不同于营业税上。房地产以前常见的一些营销模式,买房子送家电等活动,部分还可以继续,但在财务管理上,一定要把账做平,进项发票一定要获取充分,否则企业税负会上升;如果财务管理上难以实现,可以选择尽量少送东西,改为直接对房价打折。 基本情况介绍完后,现场放开提问,各种具体细节问题接踵而来,甚至有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提问,例如给员工租房的成本能否抵扣。 企业各项成本开支,哪些能作为进项抵扣,哪些不能抵扣,实施办法都有详细的规定,但有些规定不够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