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金融办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其对武汉金融后台基地的建设制定了多样化的奖励及补助事项,从一次性资金奖励、购租办公用房补贴、财税补贴、高管人员缴纳个人所得税补贴等,在人才引进和培训等方面均提出了支持意见。 另外,东湖高新区还拿出交通便利、配套齐全的1600亩地建设光谷金融港,制定了光谷金融港的建设规划,并出台了《关于促进光谷金融后台服务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该文件在金融后台服务建设项目用地价格、配套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了优惠的条件。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种重视之下,东湖高新区的硬件条件也大为改善,建设了8条155兆国际通信专用通道,可实现全球同步的24小时商务通信。 什么是金融后台服务中心? 金融后台服务中心是指与金融机构直接经营活动(即前台)相对分离,并为其提供服务和支撑的功能模块和业务部门,如数据中心、银行卡中心、研发中心、容灾备份中心、档案管理中心、客服中心、培训中心等。 位于武汉光谷以南,藏龙岛以北的光谷金融港。本报记者 吴薇 摄 金融后台外包或成未来趋势 长江商报消息 高成本下发达二线城市发展金融后台优势尽显,专家解析武汉如何再发力—— □本报记者 尹永光 20余座城市计划或正在推进金融后台基地建设,对于“排头兵”武汉来说,此时无疑是发力的最佳时机。 “总体来看,经济较为发达的二线城市发展金融后台中心优势更明显”。6月17日,中投顾问研究总监郭凡礼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线城市的租金成本、人力成本较高,而金融后台中心不会受传统金融中心区域地理位置太大的影响。 “金融后台中心是金融行业的劳动密集型部门,劳动力成本直接决定着各企业金融后台的运营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武汉的优势越来越大。”6月16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高泽金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 此外,高泽金还表示,“金融机构专注于产品设计、信用创造等核心业务,将后台业务分立或外包,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核心竞争力,金融后台的外包或许会成为未来的趋势”。 20余城市“混战”,武汉综合评分并列第一 一方面,随着一线城市各类成本的上升,金融后台有向二三线城市转移的需求;另一方面,金融产业集中化程度高,二三线城市抢夺金融前台的空间有限,便聚焦于金融后台这片蓝海。合力之下,金融后台“遍地开花”。 据长江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曾经计划或已付诸现实建设金融后台服务基地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南京、杭州、成都、武汉、合肥、长沙、沈阳、石家庄、西安等20多个城市。 “总体来看,经济较为发达的二线城市发展金融后台中心优势更明显”。郭凡礼表示,一线城市的租金成本、人力成本较高,而金融后台中心不会受传统金融中心区域地理位置太大的影响。 高泽金2014年在关于金融后台的多项研究中,引用《中国金融业服务外包报告》,根据政府支持、人才资源、运营成本、产业聚集度等多个指标,对十几个城市进行综合评分,最终,武汉和上海、昆山并列第一。 “金融后台中心是金融行业的劳动密集型部门,劳动力成本直接决定着各企业金融后台的运营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武汉的优势越来越大”。高泽金表示。 不过,近几年合肥金融后台基地的崛起值得一提。在位于合肥滨湖新区的金融后台服务基地,至少已有17家全国性金融机构的后台服务中心入驻,包括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前海人寿等,大有赶超武汉之势。 “因为地理位置等特殊优势,合肥是长三角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因此长三角地区的金融机构将金融后台中心放在合肥就显得非常合理”,高泽金表示,不过,综合考虑人力资源和区位优势,武汉的优势更明显。 金融港促进区块地产价值整体提升 在各个城市借助金融产业园区争夺金融后台基地的过程中,一种新的地产业态逐渐引起市场关注——产业地产。 “先有金融后台中心的聚集,后有金融港产业地产的定位”,高泽金表示,金融港不仅促进了区块地产价值的整体提升,对于持有者来说,形成规模效益后,租赁收入迅猛提升。“以光谷金融港为例,金融产业地产的定位获得认可后,不仅办公楼租赁一屋难求,周边房价也明显上涨”。 实际上,在中国相对年轻的产业地产“江湖”,武汉金融后台的最主要聚集区光谷金融港和光谷软件园的开发商——光谷联合,作为中国第一家产业地产上市公司,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光谷联合集团主席黄立平此前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住宅和商业地产为主流的房地产市场增长空间有限,利润越来越窄,前景不可持续,同时,城镇化普遍又需要以产业为基础,因此很多企业都转向或开始从事产业地产。 公开资料显示,总部位于武汉的光谷联合,已进驻武汉、青岛、沈阳、合肥等8个城市,开发了20个项目,围绕软件园、金融港等创意类生产性服务业开发运营。 据悉,针对金融企业的特殊性,光谷联合在各地开发的金融港物业,提供双回路供电、柴油机发电等,保证24小时不停电,除了金融企业,还引入创意研发、法律、会计、信息、咨询等企业提供配套。 自建和外包不存在优劣之分,更多看企业需要 “金融后台中心目前的一个明显趋势是‘业务混业化,流程专业化’”。高泽金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金融后台中心的分立,对金融机构而言既是业务流程重构、专业化分工的需要,也是降低企业成本的需要。 除此之外,高泽金也指出,金融后台的外包或许会成为未来的趋势。“金融机构专注于产品设计、信用创造等核心业务,将后台业务分立或外包,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核心竞争力。” “金融机构受监管要求和内部激励政策的制约,不太可能大幅度增加劳务派遣人员的聘用,因而劳动力成本的压缩空间有限。金融机构核心业务部门的人力资源成本远高于社会平均工资成本,如果金融后台中心外包,作为单独的主体,其成本将可以大幅度压缩。” 据悉,国内一些城市已经开始承接金融外包业务,如大连以地缘优势,开拓了日本和韩国的金融服务外包市场。不过,武汉金融后台基地多为金融机构自建后台中心。 “金融后台,自建模式和外包模式不存在优劣之分,更多的是看企业自身需要。一般而言,在金融机构内部分工之初,首先想到的是自建模式,毕竟无论从战略上还是风险控制来考虑,自建模式更有保障。 “考虑到规模效益的问题,无论是从客观需要还是发展规律上看,金融后台中心都会逐步集中。”高泽金告诉长江商报记者。 6月17日,武汉东湖高新区金融办告诉长江商报记者,东湖高新拟建设全国性金融后台中心和信息服务产业链,打造国际知名金融信息服务产业聚集区,成为金融后台全国第一的创新之城,助力武汉打造国家中心城市。 同时,在《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总体规划》中,还对武汉的金融后台产业基地做出了空间规划,光谷金融港的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226.5公顷,较1600亩的原光谷金融港扩容近一倍。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