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将支持Apple Pay移动支付 整合多年
事实上,早在中信股份整体上市之前,就曾酝酿将旗下的地产业务进行整合重组,重点是实现中信地产和中信泰富的重组,以解决集团内部同业竞争问题。2009年,常振明替代荣智健接手中信泰富之时,便面临着同为控股子公司的中信地产和中信泰富地产具有同业竞争关系的难题。 共2页 [1] [2] 下一页 “中信无安置方案就公告了,员工正在主张权利。”中信地产汕头地区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尚未出现员工离职的情况。 “内乱这么多年,整合了好几年都一直整而不合。”作为中信地产的一名前员工,陈先生(被采访人不愿具全名)对中信这几年的发展都是看在眼里,多年的重组计划最终未能如愿。
今年房地产行业最重要的资本故事之一,无疑是中海并购中信,央企大象整合。但3月下旬,一封《中信地产员工致中信集团的公开信》让这一事件多了一个利益主体。 据中信地产内部员工向记者透露,“中信无安置方案就公告了,员工正在主张权利。至于中信内部的情况很复杂。”在多名内部员工口中,中信近年地产整合之路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管理层利益纷争。 商报排行
对于中海来说,这不是一桩亏本买卖。据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6月30日中海土地储备为4409万平方米,三季报新增土储64万平方米,截至去年9月底的土地储备未超过4500万平方米。加之目前所收购的2400万平方米土地及1月在山东济南新增地块,中海土储保守估计达7000万平方米。也就意味着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海的土地储备几乎翻倍。 一方面收购事宜尚未完成,另一方面员工的去留问题也未有详尽的解决方案。“两中”的这场合并看起来似乎有点急。在与多名中信地产员工聊天的过程中,他们向记者透露,“被收购在预料之中,但没想到这么快。” 就相关问题,记者致函中信地产,截至发稿一直未获回复。 公开信中直指员工去留和赔偿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后发现近年中信内部一直存在整合困难、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这会否导致中海与中信的联姻出现变数呢?中信集团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不发表评论,一切以公告为准。 商报排行
手机扫描上面二维码,随时在微信上关注红商网。我们的微信号:redshcom 或red-sh 公告一出立刻引起关注,这意味着中信股份将旗下住宅地产业务全部剥离,也意味着中海获得了中信2400万平方米住宅物业。本次交易完成后,中信将成为中国海外的第二大股东,持有约10%股权,而中国海外第一大股东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仍将保持51%以上控股地位。同时,中信也将从中海地产获得价值约为人民币60亿元的资产对价,尽管这60亿元的资产包是什么具体并未明确,但外界纷纷猜测为商业物业可能性较大。 雅戈尔165亿入股中信股份 想做服装界投资大佬? 万科的命运是中信泰富 王石不值得同情 恰恰是郝建民所透露的人事去留问题,成了关键词。3月下旬,网上流出一份《中信地产员工致中信集团的公开信》,信中如是道,“从3月14日正式宣布中海收购中信地产至今,集团一直未给地产员工明确、妥善的安置方案,员工在公司层面获取不到直接、有效、准确的一手信息,导致员工没有方向,没有方案,焦虑感倍增。” 接盘中海环宇城?中信商业弯道超车仍需时日 搜索更多: 中信 在2016年中国海外全年业绩业绩发布会上,当记者问及中海收购中信地产的相关问题时,中国海外发展董事会主席郝建民并未做太多解释,除透露交易时间将在五六个月内完成,郝建民当众表示,“伟大的公司一定有伟大的人才,有优秀的人才,优秀的人才就要有适合发展自己的平台。”
3月中旬,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及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同时发公告称,中海地产以310亿元(相当于370.8亿港元)的价格并购中信股份子公司中信地产的全部股权,以及另一家子公司中信泰富在国内的住宅地产,涉及到国内25个城市。 中信保总经理罗熹将调任华润总经理 此次收购中海土储面积大大提升,而且本次获得大批量的土地与通过市场拿地相比相当划算。 预料之内的并购 从中信出售的这些项目的分布来看,主要是开发中及未开发物业,以及部分位于一二线城市的已落成物业。公告显示,其中环渤海地区占比31%,长江三角洲地区占比9%,珠江三角洲地区占比42%,其他地区占比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