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披马甲写作和霸王条约的现象,小娱联系阅文集团了解情况,然而对方表示“此类问题不予回复”。 IP在明年将会出现断崖时下跌?网文同质化波及改编作品 阿里文学总编周运在接受小娱的采访时认为:“真正的IP要经历多重要素的考核:一是时间的沉淀,短期内突然冒出来的东西并不具备IP改编的条件;二是传播效果,比如有多少群体能够感受到共鸣;三是影响深度,这也可以通过一些数据来检验,比如一本书有多少读者愿意付费,去购买周边。” 回到房地产行业,目前在某些二三线城市到了击鼓传花的末尾,业已出现崩盘;而近日作家江南也开始预测,“IP在明年将会出现断崖时下跌,真正能开发完成的IP不足10%。” 文学网站=万达广场,影视公司=二房东? 比如最近的《迷雾围城》版权纠纷(点击左边复习一下~),卖给紫晶泉的改编授权最后却由完美时空拍摄,让续约情况变得纷繁复杂。 短短几年间,IP价格翻了百倍,而且改编授权的天价依旧不断被刷新,甚至还有破亿的IP。小娱此前已经为大家调查了IP改编前后的价值对比(点击左边复习一下~),发现不少噱头众多的所谓大IP改编效果并不理想。 目前IP概念已经急剧泛化,我们经常能够听到人们把范冰冰、王思聪等明星和网络红人也称之为IP,IP成了人们口中的营销宣传噱头。但影视化、游戏化的作品在面向大众时,需要接受检验的是其内容本身,外部包装无法替代成口碑。 很多人认为2016年将是IP更为火爆的一年。在小娱看来,早前一批IP购买如今已集中进入收割期,其收视和反响的分化,可能会让急于购买和囤积IP的下游公司,在面对上游公司的漫天要价时更为冷静。 所以,在早期热门IP几乎已被大公司抢空的现状下,新涌现的高价IP的价值已经存在很多水分。 而目前市面上的很多所谓IP,在小娱看来并来不是IP,只是被文学公司宣传炒作出来的概念,为了能够让囤积在手中的资源趁着形势大好尽快脱手。 为了把所有的作者控制在自己的平台上,一些大的文学公司、文学网站开出“霸王条款”,在某位网文作者看来:“它们不但拿走我全部作品版权,甚至捆绑我的笔名,我们不少同行只能批马甲另起炉灶。” 对于缺乏甄别能力的下游公司而言,会误以为买下IP作品就能保证票房和收视。 据阅文集团副总裁罗立的介绍,阅文拥有1000万部作品储备、400万名创作者,占据了90%的IP改编市场份额。在如此强大的资源优势下,作者跳槽去其他文学网站等于自断经脉。对于那些名气不够大牌、无法与公司叫板的作者,他们并没有更多的选择,只能依附于文学网站或文学公司。 正如不少中国人买房是为了炒房而非居住,房屋的投资功能远大于居住功能一样,在国外被定义为智慧产权、看重作品本身价值的IP,在国内也变了味儿,大家都在追逐IP的宣传营销功能,而忽略了IP质量本身的优劣。 未来IP究竟还能火多久?目前多数人的共识是IP价格将会围绕IP价值曲线波动,而最终会回归价值,也就是内容本身上来。未来的IP产业会像餐饮业一样细分,高授权金的IP买卖属于大资本之间的游戏,而在某些小众领域开发其头部产品,比如耽美文学、科幻文学、悬疑小说等,则是中小型公司进行IP开发的可行之道。 IP被来回倒卖的情况非常常见,每个环节都有公司想着借着倒手猛赚一笔,没有人沉下心来认真做内容,最终的结果是很多好的IP在这种情况下就浪费掉了。网络文学作家歆月就在采访中对小娱坦言:“不少IP卖是卖了,但是卖掉之后,公司觉得没有价值也就搁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