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随着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落地,有关P2P经济的悲观情绪此起彼伏,作为普通老百姓如果现在再投P2P就比较担心,您对这方面有什么样的建议 具体措施来看,一方面要允许更多的中小银行上市,另一方面,中小银行本身是大而不能倒的,还要重视中小银行家们和银行家精神。 新华网:“补短板”有哪些欠缺的地方 新华网:您对于楼市的去库存有哪些建议 “长钱”投哪里投蓝筹股、基础设施,资本市场做得好,做实体经济的企业就能拿到更多的资本金,养老收益也比较好。所以,没有“长钱”是去不了杠杆的。没有机制的保障,杠杆只能“控”,而不能“去”。 中小银行直接服务的是四千万家中小微企业,相当于每家银行平均的服务是1万家中小微企业,贡献了大约60%的税收,而大部分就业也来自于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一旦出现问题,会直接传导到中小银行,所以,中小银行是最接地气又承受着风险的,是降成本的核心环节之一,降成本一定要保证中小银行的健康、稳健、长期发展。 姚余栋:尽管我国的宏观税负只有20%左右,在全球范围来看并不高,但是这只是狭义的税收,如果看广义上的税负,就是加上土地出让金、五险一金等等,其实税负是比较高的。所以,降成本还有很大的空间的。 造就“长钱”关键在于养老的第三支柱。就是个人账户。那么需要怎么做呢我建议通过个税的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说要推动个税改革,草案已经在人大审议了,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把个税的抵扣和减税和第三支柱结合在一起。 姚余栋:坦白地说,短期内是很难去杠杆的,我们只能控杠杆。去杠杆是长期任务,不是现在就能完成的。我们整个宏观杠杆率还在上升,不过至少现在M2(广义货币)增长速度11月已经回落到11.6%,杠杆的增速慢下来了,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说明控杠杆取得了成效。 姚余栋:这个事情不要走两极化,去年P2P炒得很热,今年就好像是过街老鼠似的,也不合适,还是要理性看待这个问题。我对P2P这个商业模式有信心。互联网金融是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很重要的补充,它本身就是信息技术,老百姓也得到了很多福利。 姚余栋:高杠杆和我们的高储蓄率是直接连接的,是通过金融体系转化的,所以关键是要改变金融体系,走向多层次资本市场,这是人民银行周小川行长很早就提出来的,也是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做的。 姚余栋:我们要把高储蓄率的池子和股权融资打开。中国的养老保障体系由三支柱构成: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 同时,国务院同意建立由发改委牵头的“降杠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这也是非成喜的,去杠杆不是某一个部门可以做的,是跨部门协调的事情;最近推出了债转股的试点,这也是很重要的去杠杆的举措;还有就是部分僵尸企业采取措施,让市场出清。 我们国内债券市场已经接近50万亿人民币,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但是债券毕竟还是加杠杆,无论是贷款还是债券都是加债务。所以,关键还是要加强股权融资,比如说创业投资、PE、二级市场。股权融资是给实体经济注入资本金,而这个渠道没有畅通主要缺乏“长钱”。 新华网:如何解决“长钱”的问题 新华网:您对于“去杠杆”有什么建议 姚余栋:我们长期忽略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小银行。我国有4000多家中小银行,它们就像是经济巨人的阿喀琉斯之踵,它是最脆弱的但又是如此重要的。 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的主要利率是LPR(贷款基础利率),2015年是5.3%,目前是4.3%,这也是不容易的,影响也比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