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太高,是购房者的苦楚;房子卖不出去,是地产开发商的苦楚。现在房产市场总体状态是供过于求,房价却是居高不下。按照常规的经济原理,供过于求理应降低价格,以平衡市场需求,但地产商怎敢降价呢?首先,政府是不允许房价掉下去的,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房地产市场震荡将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银行告急、烂账危机、高利贷危机等等,其关联产业如建筑市场、装修市场、家电市场等会相继震荡。 (责任编辑:DF154)
摘要 在房价基本面不能降的前提下,如何给地产商一个快速变现、缓解资金链压力的方式?如何让老百姓在高昂的房价下喘口气呢?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众筹、金融变革的时代到来,为传统地产转型带来新的思路。 半价买房是从南方地区兴起的,笔者最初接触时也非常震撼。整个模式并不复杂,地产商急于将房子变现,却又迫于市场房价压力,不敢私自降价,故引入公益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打出“半价买房”的公益概念。比如100万的房子,公益基金20年补贴购房者50万,每月将资金打入购房者的银行卡中,如何平衡这之间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呢?首先,房地产商与公益基金达成协议,将销售额的20%捐赠给公益基金,公益基金委托资产管理公司,经过二十年的投资管理,让资金多倍增值,这对于专业投资团队很容易实现。公益基金支付了五十万之后,余下的资金便是他们的增值收益。这个模式让利益相关者都实现了自身的利益——地产商希望卖房变现,打着公益的旗杆变相降价,回流资金;购房者,尤其是工薪阶级,公益基金每个月的补贴减轻了他们的还款压力;公益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也通过资金池获得了资本倍增,实现了投资价值。 第三类是将“地产+众筹+理财”与“小米模式”再融合升级而成的,和第二类模式大致相似,但主要为建设阶段设计的,强调客户的参与度。比如碧桂园与平安好房曾推出的“一平米”众筹房子,由平安好房将其包装成金融产品并向特定对象认筹。投资者认筹后,不仅能获得一定的投资回报,而且能够参与到房屋内部设计环节,朝着住房定制化的方向靠近,注重投资者未来的住房体验。该模式看似简单,但需要平衡的利益点很多,参与型购房背后需要强大的客服团队和意见领袖配合。 众筹买房,让购房者获得一张“优惠券” 第二类是将“地产+众筹+理财”三个模式结合在一起,可用于地产商拿地前、建设中及房屋销售等多个环节。传统的购房模式需提前交首付,然后进入漫长的交房等待期,对于购房者存在资金的时间成本。一些实力较强的地产商逐渐和金融机构合作,将房子作为标的建立投资理财的模型,比如保利地产与民生推出的民生e房,购房者签署了购房协议后不必向地产商交首付,而是将资金投入民生e房这款理财产品中,年化率大约在5%,到期时这笔资金连同收益一并划给地产商。笔者认为,该模式优化了利益相关者的资源配置,减少了多余的交易环节。对于地产商而言,直接锁定了购房群体,利于资金的快速回流;对于购房者而言,获得了投资增值,降低首付资金成本,不失为一种良性的隐形折价销售模式,让多方受益。 半价买房,彻底颠覆原有商业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