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住建部部长陈政高出席记者会,简洁明了地回答诸多关于房价、去库存等问题。地方政府高层此前透过风,要确保房地产“健康稳定”,近半年不会再出更为严格的措施,目前能出的招数已经出尽。政府提到要加大土地供应,北京没有多少地,一旦推出来,只能屡出地王。 3月15日,住建部部长陈政高出席全国人大记者会,近两个小时的问答环节,简洁明了地回答诸多关于房价、去库存等问题。莫尼塔第一时间访谈多位开发商,解读陈部长的“弦外之音”。 北上深等一线大城市短期内暂不会推出更严格的措施 陈部长在回答记者关于房价的问题时,重新叙述此前讲过的“五条措施”,他同时表示,“通过这次工作,通过网签的数据来看,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解读:多位北京开发商表示,一线城市的涨幅是在政府预料和容忍范围之内的,只是迫于舆论压力,要出来表态。地方政府高层此前透过风,要确保房地产“健康稳定”,近半年不会再出更为严格的措施,目前能出的招数已经出尽。政府提到要加大土地供应,北京没有多少地,一旦推出来,只能屡出地王。 北京远郊区县,从去年10月份起,就没有完成税收任务。这几个月,出于政治考虑,不会挂出住宅用地,会挂几块商业用地试探市场。均价在10万元以上的楼盘开发商,已经被政府约谈,要考虑舆论影响,被要求暂时不要卖。 访谈的开发商也表示,北京和上海像是两兄弟在博弈,都在相互看谁先动,这次上海舆论压力远大于北京。目前上海也没动,北京更不会动。上海的一位地产销售负责人表示,上海目前对房地产预售证的价格有上下限要求,但这个措施,无法抑制需求,到时候只能导致大家抽签。 深圳的受访者表示,房价现在还是安全的,短期涨不动,跌不下去,慢慢还是会涨。深圳市市委书记公开场表示,深圳打压房价不太现实,要解决的问题是增加供给。 二线城市的观望情绪浓厚 陈部长亦提到,“一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情况不太一样,这就给我们的调控带来了新的挑战。”“除了要做好稳定房价的工作以外,还要抓好价格监控,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对策。” 解读:莫尼塔在3月11日发布的《房地产又热:繁荣还是陷阱?》报告中提到,一刀切式的“去库存”政策,让一二线城市的房价火上浇油,南京、苏州等二线城市的房价在去年就提前上涨。 此次访谈的开发商也表示,这一轮涨价的猛然到来,让很多业内人有种“懵”的感觉。陈部长的这个表态,确实还是受到市场和舆论压力。但从地方政府来看,好几年没怎么涨的地方忽然涨起来,是地方政府希望看到的,一些财政压力大的政府根本不舍得再去打压。所以监控各个城市情况,且行且看,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新一轮的博弈。 一位二线城市的开发商表示,政府是希望地价上去的,中央目前这个表态,加重了当地开发商的观望情绪。谁也不能预测,是否会针对他们出台一些打压政策。 去库存压力依然很大 陈部长在发布会的时候,公布了几个数据。今年1-2月份,库存又达到了7.39亿平方米,增速达到15.7%。 解读:受访者提到,今年政府还会出一些去库存的政策。但对政府而言,能使出的有效招数并不多。目前对地产商最直接的支持是政府“货币回购”,即把库存产品卖给政府,政府当保障房卖给居民。但多少钱回购,低价卖出的话,政府能否承担的了,是个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对一些开发量大,又没有人口流入的城市,成长力很有限。而对一些资源型城市而言,“去产能”的双重叠加因素,将给政府管理带来诸多挑战。 一位五线城市开发商提到,自己所在的区域政府以500w买了一些商品房,但后期回款就得慢慢要,能否要到手,花多长时间要到手,就得完全看开发商在当地的人脉以及公关能力。对于这种地方而言,货币回购是一剂“速效救心丸”,但不是增强免疫力,增加活力的做法。目前,土地出让金对三四线城市的开发商压力最大,如果政府能把大地块分割成小地块,让开发商滚动发展起来,可能会活跃三四线市场。 蓝领崛起会促发新的需求 陈部长在发布会上称,一些中小城市农民工的购房约占总量的30%,有的县城该比例达50%甚至更高,“农民工在城镇购房潜力是很大的” 解读:受访者提到,舆论担心农民工没有购房能力,或者社保等制度尚未健全。但随着城市蓝领阶层的崛起,他们对住宅的需求,将依托起围绕大城市的周边市场。对月薪过万的技术工人,或者月嫂、育儿嫂等人群而言,他们适应了大城市的环境,也想在大城市定居,但他们对住宅的需求较低,只要有一个容身之处就行。他们对公共设施、教育、医疗的诉求,都没有普通白领这么高。万科已经公开提到,他们会为蓝领设计,适合他们的住宅,这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相关阅读: 房地产回报率长期领先 刚性兑付下对长期利率形成冲击 任泽平:一线房价暴涨与15年股市惊人相似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你的评论?请先。 |
- 上一篇:3.14 两会6大房产政策:沪从严
- 下一篇:六大房产政策信号 去库存限购成为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