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政策盘点 : 经理人分享(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7-04-14 11:48
偷走龙种不认账 投票软件好喜福 头水见手青 图尔基德 途宝网 兔瓣网 挖掘头目锡须 娃娃王爷无盐妃 玩转美男之驱魔王妃

(1)加码"限购、限贷"政策。3月,上海、深圳相继提高非本地户籍家庭购房社保缴纳年限,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严禁"首付贷"、"房产众筹"等变相贷款。4月,廊坊下发限购令,非本地户籍居民家庭在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区、香河县和固安县限购1套住房,且首付比例不低于30%。5月,北京通州区限购商住公寓,购买通州区商住公寓家庭需满足本市住宅限购条件,且计入家庭的住房套数。


(2)"限房价、限地价"。3月,苏州规定项目申报价格每年涨幅不宜超过12%;4月,南京跟进并实行8%-12%的区间调控,进一步加大了对中高端改善型楼盘的调控力度。不过,"限价令"难以改变房价看涨市场预期,更难逆转库存持续走低、市场供不应求格局,催生土地市场火爆、地价飚涨。5月,苏州首创性地祭出"土地限价令",对地块设定最高溢价,对报价超过最高溢价地块直接流标。南京紧随其后,实行土地出让最高限价办法。不过,苏州南京土地市场并没有明显降温,反而引发土地流拍的怪相。


(3)收紧信贷。几乎与上海、深圳出台紧缩政策同时,武汉也在3月底下调公积金贷款额度,6月,合肥出台差别化房贷政策,首套房贷结清二套首付4成,未结清首付5成,三套首付6成,第三套停止使用公积金贷款。这些城市调降金融杠杆直接降低购房者支付能力。


2、非热点城市:近30个省市出台全面刺激方案


区别于一线及部分热点二线城市对楼市过热的限制政策,大部分三四线非热点城市库存压力大、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上半年,至少已有28个省区市出台去库存相关方案,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诸多省市对"去库存"时间表和路线图都立下明确"军令状"。首先是广东省在3月初就全面提出各地市去库存目标;安徽省也提出要用3年左右时间,消化库存2500万平方米;江苏省要求到年底各市商品房去化周期原则上不超过20个月。为了落实这样的目标,各地方具体的措施、方法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1)鼓励农民进城买房。目前仍停留在省级层面,大都缺乏细则内容,市级层面还未全面铺开,仅宁波单个城市跟进了鼓励农民进城买房的政策。值得一提的是,在广西,明确支持农民工等新市民购买首套新建普通商品住房,每套享有1万元补助;山东则提出对城镇首次购买住房的农民给予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支持。


(2)货币化安置。不仅囊括沈阳、西安这类高库存城市,而且以南京为代表并无去库存隐忧的热点城市也在持续跟进。海南省更是提出了明确的任务指标,2016年全省棚改计划任务3.48万套,其中货币化安置比例原则上不低于棚改计划的50%。济南也将棚改货币化安置以具体化,最高可获被征收房屋价值20%奖励。


(3)公积金。涉及城市最多,内容也最为丰富,包括上调公积金贷款额度、期限,鼓励农民工缴存公积金,支持公积金异地贷款等多个方面。值得一提的是,武汉、长沙都明确要求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尤其是辽宁、江西都要求将农民工和个体工商户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范围。


(4)调减或暂停土地供应。全部集中在省级层面,尚未有地市级城市跟进。省级层面一般会提出具体的调控目标,以湖南省为例,去化周期在3年及3年以上的城市停止房地产用地供应;海南更为严格,对于消化周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市县,不仅暂停办理新增用地审批,而且暂停新建项目规划报建审批。


(5)购房补贴。对楼市成交量影响最为直接,以金华、萍乡和兴国为代表的三四线城市居多,大连、沈阳、南宁等部分二线城市也有所涉及。各城市补贴力度不一,或是按照合同成交金额的固定比例给予补贴,或是按照建筑面积给予金额不等的购房补贴,大连补贴力度最大,给予高层次人才最多300万元安家费。


(6)库存房屋改变用途、允许土地转性。山东支持各地收购或长期租用符合条件的商业房、写字楼,改造为中小学、幼儿园、养老院用房;福建允许部分商业办公用地可转商住用地,支持房地产企业调整产品结构。


三、下半年楼市调控或升级到"一城一策"

总体看,下半年一线城市需要维持现有的政策导向,保持平稳;二线城市可以针对楼市过热的区域果断出台针对性政策;三、四线城市则需要加大去库存力度。


在全国楼市政策整体宽严相济的格局下,各地方政府仍然是下半年政策的主导者和落实者,一方面,热点一线和二线城市如南京、苏州、合肥等落实现有紧缩政策的同时,不排除根据市场变化继续加码的可能。而对于非热点城市来说,"去库存"仍将是下半年主旋律,尤其是城市吸附力不足、人口净流出的三、四线城市,楼市库存风险悬而未决,预计下半年整体政策面保持宽松,28个已经出台刺激性政策省市除了全面落实政策实施外,可能会根据市场情势有侧重、有重点地调整实施,稳定当地房地产市场预期。受到房地产市场区域分化等因素影响,调控政策也将逐渐趋于多元化。未来调控政策将开始"托底盖帽",不仅仅是分城施策,更多的可能将会升级到一城一策。



精彩回顾




关注“中房网”微信(zhongfangwang)回复数字,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回复“1”,  查看《2016中国上市房企百强揭晓 前三强格局变“万中绿”》;

回复“2”,  查看《2016中国房地产年鉴》8折优惠预售;
回复“3”,  查看《中住288指数报告》;
回复“4”,  查看《房企五行修炼手册》;
回复“5”,  查看《调查:那些年,地产商吹过的牛皮》;
回复“6”,  查看《碧桂园“新员工之责”不会是大结局》;
回复“7”,  查看《 “80后”万科和“90后”绿地的共识》;
回复“8”,  查看《通州商住——你没想象中那么超能 》;
回复“9”,  查看《2016中国房地产500强完整榜单》;

回复“10”,查看《首付贷,“真凶”还是替罪羊?》;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来源:中房网

文章相关知识点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