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评论:从未有过心理价位 只有攀高的市场价位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7-05-02 18:37
德甲 site:39qq.cn 广西贺州 贺州红豆 数字泾县市民论坛 高考 site:uc2008.com 数字泾县 德 甲 site:39qq.cn 海都快印

  “哥德巴赫猜想”本是一道一百年前难以认证的数学命题,但到如今反倒变成了人们对没有规律可循的关注问题的一种猜想和调侃。最为敏感的莫过于当今的房价,开发商说高地价催生高房价,政府说高利润催生高房价,一时间仿佛中国房价真成了又一个世界性数学难题——中国房价之“哥德巴赫猜想”。

  这几天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的董藩老师又闯祸了,论坛上一句数据推论“过去10年里,中国的房价按照11.6%的平均增速增长。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房价增速每年超过15%。按照这个速度,25年后,北京每平米房价将超过80万元非常容易。”竟又炸开了锅,就连人民日报也加入到掐架的行列之中。其实能看明白这话的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这不过是一个笑谈,因为唯物主义者绝不是算命先生,谁也不知道25年后的物价上涨指数是多少?那就更不知道25年后的房价会是多少?

  我素来有剪贴有趣报刊的习惯,这几日竟翻出了十一年前剪下的许多报贴。其中有一份是关于2002年底成都房地产市场大盘点的数据,更是通过对1215名被访问市民的抽样做出未来楼市的一次哥德巴赫大猜想。十一年后的我再一次看到这些数据不由忍俊一笑:

  调查结果一:市民选择总价的平均值在25万;

  调查结果二:60%的被访者的购房选择在16万—40万;

  调查结果三:76%的被访者的心理价位为2000—3000元/㎡。

  这个报告中最让人匪夷所思的结果是只有0.9%的被访者能够接受100万以上的购房总价;也只有1%的受访者能够接受单价在8000元以上的房屋。报告中记者大胆地断言:“现在成都的房价已经达到了市民收入的八倍甚至更高,已经脱离市场的实际承受力,其杀伤力会凸显出来——那就是房价将持续性、报复性的下挫,最终重新找回一个新的平衡点。”

  十年过去了,似乎没有任何人看到所谓房价持续性、报复性的下挫,也从未看到过什么新的平衡点,甚至成都市民都没有看到过房价的最高,只有一个又一个的更高。十年过去了,成都的购房者在一片片调控声中接受了房价无数次的上涨,这就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

  试问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怎么来预言房地产价格走势?我虽不苟同董藩的25年后的数据结果,但我认同他的推论。因为无论是政府极力推进的城镇化进程,还是消费者仍不理性的购房消费心理;还有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的土地政策,这些因素都让我们看不到市场供求关系的拐点出现。没有供求关系的拐点就没有价格的拐点出现,于是对于价格止涨的美好愿望就难以实现。

  无论何时,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对房价的心理价位,但心理价位决不能代表残酷的市场现实,换句话说对董藩老师预言的价格不认可,也决不可能代替房价上涨的市场现实。

  一棵树会不会长到月亮上去

  □吴昊

  董藩教授在北京发行了一个计算公式:1987年北京房价每平米500元,今年2万,增加了40倍。按照这个速度,下一个25年后,房价会再增加40倍,达到80万元。

  消息一出,全国人民虽“不明觉厉”,但“喜大普奔”。纷纷按照董教授的计算公式,找到了人生的新出路:

  巴中山上的老爷爷热泪盈眶,因为他养的一头猪,3个月长了一百公斤,10年后,这头猪将达到4000公斤,以每公斤15元计算,这头猪售价将达到6万,如果同时养100头,10年获利600万。实在要比读书、进外企、外出搬砖强很多。

  据说刘备被困白马关时,猛张飞想出一计,于东南西北栽了柏树百株,主公稍安勿躁,这柏树每年长50cm,稍微等一万年,就能长到月亮上去,到时你找嫦娥妹子喝酒,我找吴刚伐木,谁还鸟他曹孟德?

  其实郭敬明现在应该是3米巨人,因为他从1岁到10岁,每年长10cm。

  我敢说这种聪明人的算账方法,董教授并不是第一人。有一年自驾游,撞死壮汉一只鸡,以一只鸡价值50元,每天生一个蛋,每个蛋孵一只鸡,两年下来,就是2000只鸡了。我立刻爽快给了1000元走人,再晚几分钟,估计要我赔一个养鸡场了。

  总觉得哪里不对,但是因我愚笨,实在找不到反驳董教授的方法。不觉崇拜起来,回家一怒撕了《道德经》三卷,可怜我青春期过了再也不长,20岁爱过了就再也不相信爱,上个月加了工资,1年后才加第二次。全是被“道法自然”三个字所害。

  所以信道教,不如信董教。“道法自然”中,有起有落,有生有死,有得有失,有快有慢,物极必反,喜极必反,乐极生悲,哪有董教授计算公式的,只“起、生、快、得”,无“落、死、失、慢”,来得痛快淋漓。

  不过我觉得首都人民,比我更有权利信董教。从1987年北京房价的500元,到25年后的均价2万元,据我所知,实在是坎坷痛苦,其难不堪回首。首先得益于改革开放,让全中国人思想解放起来,开始敢于赚钱、懂得赚钱;然后总部都往政治中心靠拢,得天时和地利。这25年来,能赚钱的公司差不多总部都在北京,能赚钱的人差不多都去了北京,赚了钱的差不多都去北京买房。才得到今天北京的3000万人口,每平米2万的房价。

  距离董教授的每平米80万预言,北京还差40倍呢,都已经患上了大都市前列腺病。按照人口聚居推动城市化的常识,房价增加40倍,人口也要增加40倍,以北京今天3000万人口的数量来看,25年后,北京人口将是12亿,全国人民都将住到北京,现在的交通、公厕的极限接待量,你令董教授情何以堪?

  对不起,我不该说以上“常识”。因为董教授的算法,是不讲常识的。

  天价房预言背后的动机猜想

  □李政新浪微博:@凌波阔步作者简介:华西都市报首席记者,媒体从业13年。

  近日,北师大教授董藩再发惊人之语,“25之后,北京每平方米的房价将超过80万元”,此预言一出,网络口水战风云再起,连一贯淡定的人民日报都看不下去了,跳将出来呵斥董教授哗众取宠一派胡言。

  常识告诉我们,鸡鸣犬吠虫吟鸟啼俱是自然现象,而在社会学的范畴,自由表达个体意见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准则,只要不危害国家和公众,董教授说25年之后地球上的公鸡可以普遍下双黄蛋都可以,而且以其京都高校教授的身份,董教授连打个喷嚏都似乎显得比别人更有学术背景。能不能说是一回事,说得对不对是另外一回事,董教授说得靠不靠谱,相信每个心智成熟的人自有其判断。

  尽管现阶段的严重问题是教育各类“专家”,但我还是不愿意向鲁迅老先生学习,“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预言帝”的预言动机,动辄扣帽子不是好习惯,应当敬而远之。我更愿意从康德老人家的动机论的角度,来全面分析惊人预言背后的可能动机。

  动机之一:语不惊人死不休,做学术界的“凤姐”,成名要趁早,开口必吓你一跳。原谅我不学无术,董教授的专著大作我真没有拜读过,这些年知道董教授的大名基本上都是通过网络,“40岁时没有4000万别说是我的学生”,“未婚同居刺激购房需求”……据说,这些雷翻若干人的高论俱出自董教授之口。

  动机之二:为开发商“帮忙”或者“帮闲”,助推房价上涨有理。我在网上查了下,尽管董教授确实在相关场合说过“中国的房价真的不高”、“房价现在很便宜”这样的话,但也不能因为其说过这样的话,就可以断定其人就一定拿了开发商的好处,在为其帮忙。除非某一天,真的有人在网上晒出董教授收受开发商好处的凭证,否则,这样的话不能乱说的。而且,作为拿财政薪水的国家高校教授,根据“食君俸禄为君办事”的原理,董教授要帮忙或者帮闲,那也应该是只能为发薪水的有关单位说话。

  动机之三:董教授其实用心良苦,他其实不是“预言帝”,而是“苦心帝”,是在用这样故作惊人之语的方式,提醒有关部门,房价真的该用心管一下了,再不切实管一下,房价就真的奔每平米80万蹿去了。我相信,以董教授的学术素养,不会没有看到,市场化百年的香港房地产市场,其房价现在最高也不过50万元/平方米左右。而我们从1998年开始的房地产市场化,再加上25年也不过区区40年,40年跑赢100年,除非过度服用“兴奋剂”,否则从道理上来说,基本上应该没有可能。连我这样天资愚钝的数学白痴都明白的道理,我不相信聪明如董教授会不明白。所以,对不起,董教授,我想我们是真的误会你了。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