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下午,一则引爆地产圈的传言称,绿地集团、复星集团被当地政府要求限制其海外投资规模。 这个声明似乎很难说明什么,但一同参加竞购的春华资本董事长胡祖六对外说的话似乎能够说明一些问题,“安邦是一个主动的投资者,资金雄厚,但也会严守价格纪律,这是安邦银团决定退出竞购喜达屋的主要原因。” 发表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今年3月份,安邦联合其他两家资本机构欲以每股76美元收购喜达屋所有股票。此后,安邦财团将价格提升至每股82.75美元,总价值141.5亿美元,表达出了极大的诚意。但月底,剧情出现大反转,安邦财团突然撤回了对喜达屋14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这场本应该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海外并购案,竟以这样的方式收场,令人唏嘘。 (云地产) 有市场消息透露,保监会对安邦近期两笔海外并购持明确不支持态度。监管层也曾就其不支持态度与安邦进行过沟通,并向其询问并购细节,让其提供明确的融资安排。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至于原因,安邦财团曾声明,“出于多重的市场因素考量,银团决定不再继续该笔收购。” 编辑: 翁子盈 今日焦点 安邦不是个案,绿地、复地被限制海外投资规模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 虽然两个公司均在第一时间辟谣,称“消息不属实”,但联系到此前安邦弃购喜达屋事件,这背后所传递出信号不得不引人深思。 一位业内分析人士称,从供给侧改革的思路看,收紧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尤其是部分实力强的企业,可能在资本流动方面会受到更大规模的管制。这也是规范海外投资的一个重要举措。
重磅:劈向海外地产投资的雷要来了吗?
2016-05-18 16:01 来源:南方网
相关新闻 近几年,人民币利率下降、美元进入加息周期,特别是2015年,国内实体经济疲软,海外投资成为境内保险机构、开发商、中小企业、高净值人群等配置资产、分散风险的重要途径。 一位曾主导过海外大宗房产并购的企业高管透露,“过去几个月,在与很多投资人交流中发现,大型企业的资金很难走出去,特别是保险企业,今年保监会收紧了险资的海外投资额度,政府已经在慢慢控制资本外流的速度。 一份来自仲量联行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投资者在全球范围内完成的房地产投资总额达到了约247亿美元,较2014年的169亿美元同比大幅上涨46%。 国家外汇局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近日公开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境内主体同时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配置资源的需求会上升,跨境资本双向流动将会更加活跃,但这通常要经历一个逐步适应和完善的过程,相关的资本流动仍将保持在一个可预期、可控的范围内。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虽然并未有明确的文件限制海外投资的规模,但是保监会等监管层对于资本外流的监测和限制显然不是空穴来风。 如果按照正常的速度,2016年全年中国海外房地产投资有可能增加50%。但显然,中国房企特别是保险企业海外疯狂“扫货”的举动,似乎已经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 “严守价格纪律”一语中的。此前就有数据估算,安邦的境外投资已碰触了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境外投资不超过总资产15%的监管红线。 而在今年,有更多的中国资本在寻求海外出路。来自第一太平戴维斯的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从亚太流入全球的房地产投资达到160亿,中国占比达到64%,其中,保险资金占比80%,而在2015年,这一数据是22%、60%。 网友评论 请登录后进行评论| 0条评论 数据显示,中国外汇储备在2015年内流失了5000亿美元,这其中就包括海外房地产的直接投资。“人民币贬值、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如果大量资金‘出海’,缺乏管控,就会存在系统性风险,经济波动就会加大。”上述高管表示。 |
- 上一篇:中国企业投资海外地产热情高涨
- 下一篇:全球房产都遭中国人疯抢,海外置业到底好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