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回来,从今年5月份开始,增城一手房签约套数一直高踞榜首,今年2月底也曾因所谓“限购末班车”的传言而导致增城二手房成交剧增。增城不限购,导致很多在市区被“限购”的市民转至增城、从化购房,开发商和房产中介在推销一、二手房的时候,也把侧重点放在“不限购”上。 从增城二手房网签的分步走以及国家有关部委领导的言论,可以看出现在政府正着力对个人住房套数统计系统的完善,以后有可能根据市民拥有的套数征收房产税。在不“限购”地区拥有几套房,租金又不高,每年还要给房产税,你说值不值?对于一些希望留下名额购买学位房的家庭来说,在不“限购”地区买房也有可能导致二次置业申请不到按揭的情形,因为银行“认房又认贷”,家庭有两套房就不能第三次申请贷款。
文:记者李凤荷 2011-11-14 08:29:05 来源: 广州日报网络版 暂无网友评论 作者:李凤荷
不限购也要“慎”购 “限购”套数的“乌龙门”有可能向“罗生门”演化。据荔湾区向广州市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解释,咨询岗人士以为记者是在咨询契税优惠的认定问题,故此跟记者说,增城、从化的房屋也纳入计算范围。说真的,记者电话咨询荔湾区有关人士时的对答已一五一十照录下来,在记者咨询过程中,一次都没有提到过契税优惠的认定问题,只是咨询记者在增城有两套楼,不知道能否在荔湾区买楼。当时咨询岗的人士“实牙实齿”回答,记者购房名额已满,不能再买楼。增城、从化有楼,究竟会不会影响十区的购房资格?这个问题不仅仅影响荔湾区的市民,连越秀区的雷阿姨也搞不明白,咨询了4家中介,只有一家说她有资格购买。市民、中介对“限购”套数的认定都“蒙查查”,有关方面的确应该再次说明“限购”政策与契税优惠的区别。 不过,即使增城、从化不“限购”,市民也的确要“慎”购。对于用按揭购房的首次置业者来说,若在增城用掉了第一次购房和第一次按揭的宝贵“身份”,以后若需要在广州市区购房就麻烦了。就像本报报道中提到的雷阿姨,她儿子因与她联名在增城购房,儿子在广州市区购房就不能享受1%或1.5%的契税优惠,只能支付3%的契税。她儿子在增城的住房套数也有可能被银行判定为二套房买家,首付必须给六成,利率上浮10%~20%不等。那位购买增城双拼户型的读者更冤,买一个双拼户型就搭上两次贷款记录,基本上想在市区按揭买房“没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