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恒大地产发布公告,以33亿收购华夏银行4.522%的股权;2月,广州越秀集团宣布,以116.4亿港元成功收购港股上市的创兴银行75%的股份。3月,华夏银行发布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证实恒大地产旗下5家公司36.5亿元持股5%华夏银行,还表示不排除未来继续增持的可能性。 地产和金融联合的大趋势业在2014年会更清晰更大规模已经是业内人士的共识了。数据显示:目前投资银行的房地产上市企业已有约30家,泛海控股集团、鲁能、复地、华润置地、星河集团、侨鑫集团、泰禾集团、合生创展等地产商均曾入股不同的银行。 借势转型、为投资收益而动、为供应链生态系统提供金融服务,房企的算盘、目的各不相同但可以预期的是2014年地产行业将更为金融化。
2014年2月12日—3月12日关于“房企入股银行”有效新闻报道量的趋势图(数据来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金融化是大趋势 在2013年房地产市场产销两旺的背景下,地产行业的金融创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利用银行理财产品成立房地产基金到供应链融资、预售款融资等,金融创新极大地缓解了房地产公司的融资压力。 对于房企入股银行动作频频,地产咨询亿翰智库张化东表示:地产商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现金流管理,融资途径必须畅通。而银行作为最低廉的融资途径,入股银行显然具有战略价值。若地产商要做纯投资或者为自己融资方便,那就是一个低估值的行业收购另一个更低估值的行业;若能有一些社区金融、互联网金融或其他一些大数据的战略布局,很可能颠覆传统地产的估值。 面对楼市调控和融资窘境,地产商入股银行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部分地产商已经在为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前作准备,与银行结成战略同盟意在长远。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与高和资本日前联合在上海发布的《2013年民间资本与房地产业研究报告》显示,房地产直接融资所占比重由2004年的30%上升至2012年的40.5%,直接融资资金总额在8年间增长6.5倍,房地产进入直接融资时代。目前虽然有很多金融创新,但商业银行却有一样功能是其他金融产品无法取代的,即现金管理。 文章《房地产的金融化、枢纽化》指出:从各方面来看,房地产与金融化的强强联合实现“房地产金融化”已是大势所趋,与发达国家一样,一开始,房地产行业都是土地财政支撑,然后等土地卖尽。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谁能用好金融杠杆,谁能驾驭金融手段,谁就能赢得胜势。而且,从长远角度看,房地产直接融资目前是片红海,未来将是一片非常有潜力的蓝海,而直接融资手段便是私募资金,它能使资产更新换代,提升未来升值空间。 中小房企入股城商行或参与民营银行 跟随着房企巨头的脚步,多家中小型上市房企则更多通过涉足民营银行、城商行来实现与银行的联姻。房地产研究员严跃进表示:未来这样的模式会逐渐推广。其基本格局是大型或国有房企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上的股权投资会加大,中型房企在地方城市和农村商业银行、信用社、村镇银行等方面的投资力度会加大。撇去国有五大行后,相应政策部门可能会鼓励房企向中小型商业银行的投资行为。这样的一种模式,应该理解为房企将逐渐占据强势地位,而非两者抱团取暖的地位。 资本市场上,民营银行概念股在3月11日表现活跃,据大智慧通讯社梳理,至少包括以下10家房企涉足相关概念。 黑牡丹持有江苏银行1.21%股权;嘉凯城参股杭州银行持股比例0.4%;栖霞建设2011年8月就以2.86亿元认购河北银行增发股份8000万股;苏州高新2013年中报披露持有江苏银行6686万股;新湖中宝持有盛京银、吉林银行以及温州银行;新华联2013年10月受湖南省人民政府已正式向国务院推荐公司为湖南省长沙市拟设立民营银行的发起股东之一,拟持股10%;浙江东日持有温州银行5.17%的股份;浙江广厦持有浙商银行1.43%的股份;中天城投持有贵州银行1.63%股份;顺发恒业的实际控制人万向集团正与阿里巴巴申请成立民营银行。 财经专栏作家@向小田:现金管理上银行要跟互联网金融竞争,就要提出许多增值服务。房贷利率打折是一条。开发商目前还没有和互联网企业穿一条裤子,而且开发贷也是在银行办的,只要抓住这一点,就能充分吸引资金。 微博上也有不少网友看好这样的趋势。网友@happy影幽:看好,金融与大地产结合是必然,大地产的社区优势很明显,社区又带有社会分层的作用。 网友@闫XiangChun:对于房企以入股等方式与银行协作,“双赢”几率较大。对于房企而言,与银行联手合作,从前期融资到中期按揭,及后续社区金融体验,各个环节的成本均可下降,具有稳定回报,对于银行而言银行希望地产商这样的高富帅加入,以募集更多的资金,使银行的规模和效益得到扩大与提升。 网友@crazycharles:房企加入银行业后,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在资金面上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政策限制。所以房企不差钱,新地王该有还得有,大中城市房价该涨还得涨。只是限制政策陆续出台后,房企行业内部就会优胜劣汰了。——关于恒大入股华夏银行的分析。 会有隐患需要加强监管 在大融合的趋势下,对房企的利好是显见的,但其潜在的隐患会不会影响经济的稳定?这样的担忧也成为媒体专家的话题,@南风窗官微:推出的文章《房企入股银行隐患不断》即使没有股权合作关系,房地产与银行也是两个关联度很高的连体。如今,房地产向银行进行股权渗透,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银行决策,银行系统的稳健性可能会遭遇冲击。凭借着股东融资便利,可能会加剧房地产泡沫,增加中小企业融资难度,使整个经济生态“空心化”程度加剧。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房地产经理人同盟副主席、资深财经评论人朱大鸣也有相同的思考:地产与金融互相渗透渗出,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可能生发出更加复杂的新风险,这种风险核心特征是巨头联姻一旦一方遭受危机,另一方可能也会被“连坐”,从而形成一股强盛的冲击波。不可否认,金融业从来就是风险相对较大的产业,特别是当前闹钱荒的背景下,银行资产配置不当,地方债与影子银行都 有可能拖累金融业,同时也可能会对房地产业造成冲击;而房地产市场一旦发生紊乱,也势必会影响金融安全。这二者捆绑在一起,其风险将会成倍放大。 |
- 上一篇:圆桌对话一:房地产金融新思维嘉宾发言实录
- 下一篇:房地产调整金融是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