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转发大妈大爷进军KTV下午场的消息,附带:我家老太太最近就经常组队K歌,回家边做家务边哼歌。 你以为就自己家妈这样,结果大家的妈全都一个样。 江湖上关于大妈投资的传说更多。柴米油盐算得精、国家大势看得清,外事内事都精通。 中国的大妈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她们体量庞大,三五成群,她们的身影,永远活跃在在热点面前,甚至引领潮流。 大妈曾经喊过一个口号,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投资我做主。数据显示,中国大概有4亿左右的“大妈”消费群体(30—65岁之间的女性),可以直接或间接支配的家庭资金超过40万亿元,手上握有的现金接近10万亿元。 抄底黄金的传奇 2013年4月,经过酝酿造势后,华尔街大鳄们终于出手做空黄金了。 4月12日,国际黄金市场刚刚开盘,便被巨量空单狂轰滥炸。接下来的几天,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4月15日,黄金价格一天就下跌20%。 所向披靡的华尔街大鳄们没有料到,就在遥远的东方,有一群此前闻所未闻的人,她们顶着时髦的波浪卷,踩着黑色高跟鞋,冲进金店抢购黄金制品,一买就是几公斤,她们被称作是抄底黄金市场的“中国大妈”。 业内预测,10天内中国内地投资人就鲸吞了实物黄金300吨,约占全球黄金年产量的10%! 抢金潮一直延续到“五一”假期。香港金柜频频被内地游客大量扫货,内地各大城市的实物黄金出现脱销。"中国大妈"对黄金的购买力导致国际金价创下2013年内最大单日涨幅。 在这场对赌中,高盛集团率先退出做空黄金,“中国大妈”一战成名。 但是传说只能是传说。在这场黄金狙击战中,“中国大妈”的抄底最终只是一次高位接棒。但这样的壮举,让整个世界虎躯一震,“中国大妈”也因此奠定了独有的江湖地位,《华尔街日报》甚至专创英文单词"dama"来形容"中国大妈"。 买房的执念 在黄金狙击战以前,“中国大妈”在房地产的战斗值就已经爆表,战场主要在国内。 “温州太太团”就是典型代表。她们半小时买10多套房,甚至从国外打“飞的”回来炒房,一天赚10万。这气魄让你都搞不清楚这是买菜呢还是买房呢? 在温州这片中国民间资本最活跃的土地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整天起早贪黑的老板们忙碌一年的利润还远不及他们的太太闭着眼晴炒房来得多。 2001年8月18日,第一个温州购房团浩浩荡荡开赴上海,三天买走了100多套房子,5000多万元现金砸向上海楼市。同时,另一支购房团前往杭州。随后几年,约2000亿元温州的资金投向各地房地产,其中北京、上海两地集中了1000亿元。此外,温州资本还先后大举进入了杭州、青岛、重庆、沈阳等城市。 这些购房团大多由一些温州企业老总的太太牵头,所以购房团也被称为"太太团"。 2012年,由于房地产宏观调控,“温州炒房团”慢慢淡出我们的视野。尽管各地“炒房团”层出不穷,却再没有人能达到当年“温州炒房团”的叱咤风云。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内地房价冲上云霄,限购、限贷政策推出后,“中国大妈”在海外置业的江湖中依然独占鳌头。 曾有这样一群大妈,站在济州岛汉拿山小镇施工现场,面对百废待兴的工地,在沙盘、样板间都没有的情况下,决然买下十几套房。速度快到来不及让惊掉下巴的韩国人眨眼。 在2005年之前,“中国大妈”在海外购置房产的初衷是为了子女留学,“以房养学”的说法由此而来;直到后来,投资便成为中国买家购置海外房产的最主要初衷。和购房人在国内买房类似,在海外置业,中国人也是偏爱豪宅和学区房。 根据《美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 :2017年美国住宅房产国外买家报告》,中国买家是美国购房的主力军,购房总成交额达到了317亿美元,相比去年的273亿美元上涨了16%,在交易总额上连续保持四年第一。 在美国不动产江湖中有这样的说法:如果一套房子有7个竞价者,那么其中3个就是带着全现金买房的中国大陆买家,“我们进入房地产市场这么多年以来,我们从没见过这么多现金。 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前五大首选国际投资目的地包括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四分之一的中国海外购房者将他们的公寓空置,而多数人是以现金支付购房费用的。 区块链的韭菜 如果说,刚刚过去的周末让ICO玩家夜不能寐,那么,昨天就是压死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七部委下令,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该停的立刻停,该清退的妥善处理。 “中国大妈”们,在各个代币群一条又一条的信息轰炸发行方。我在深圳参加过一次代币的发行活动,两点开始的活动,一点四十现场已经被大妈们坐满。她们穿着宽松的连衣裙,不断地问工作人员联系方式怎么留?什么时候发币?会议开始前,前后左右互加微信,询问着别的代币项目,刚发的白皮书被当成扇子,扇去这一屋子的狂热。 在她们看来,白皮书都长一个样,没什么好看的。她们从从山东、湖南等地来到深圳,最关心的是,什么时候能拿到币?认购能够打几折? 白天全国各地参加各种区块链峰会,晚上换上服装跳着广场舞。“中国大妈”们在这两种生活活动中切换自如。而这两者,靠的都是大妈们的口口相传。 当我们都在说,“中国大妈”入场ICO被遏制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了,她们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 2013年比特币交易价格突破600美元。据火币网统计,当时总交易额大于1000万元人民币的贵宾用户中40%为女性,“中国大妈”的形象现身比特币江湖。 在2015年,曾经的炒房传说“温州太太团”就有人说,现在谁还炒房呀,大家都去炒币了。 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妈们最关心的还是,在这个项目中能赚多少钱。如果她们认真钻研,说不定早就开发出了“大妈币”。“大妈币”没有问世,倒是代币一夜暴富的梦破碎了。 从广场舞到KTV,从黄金、房地产再到区块链。她们侵占篮球场,对抗华尔街。对于中国大妈来说,她们的激进或者与时俱进,都是抱团的产物。 抱团带给我们的直观感受就是,跟风。在投资跟风这件事上,大妈们往往表露出日常少见的魄力。但是投资、消费时相对冲动的“女性”特征似乎没有太大变化,也不可能有太大变化。 正如坊间传言,得大妈者得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