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其实都想透了,而且这些布局都已经形成了,2017年就是执行、落地。” 观点地产网 12月底,山城重庆(楼盘)。 早晨的雾气逐渐散去之后,冬日暖阳铺洒在陈诚公馆侧门旁边的大草坪上,看上去分外舒服。 “陈诚公馆”或许是诸多重庆人都已经遗忘的地方,这是抗战时期国民党领导人陈诚在重庆时办公、接待外宾的地方。 “重庆有太多这种抗战时的遗迹了,很多因为保护不好已经出现损坏,政府又顾不上逐一修复,正好这个项目原来在我们协信公馆的旁边,董事长又非常喜欢,就主动承担了修复的工作。”?协信工作人员提到。 在这个充满怀旧又时尚氛围的陈诚公馆里,协信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曹志东微笑着出现在了我们面前。 曹志东到协信的时间算不上太长,仅三年有余,然而这三年来,协信却发生了非常多的变化,比如与清华控股旗下的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启迪协信科技城集团,进军科技城投资开发与产业运营服务领域,全力拓展产业地产;分拆物业公司成立天骄爱生活,完成新三板挂牌上市;以51.63亿元引入绿地控股(600606,股吧),成为其并列第一大股东等。 观点地产新媒体对曹志东的采访,就是从协信与绿地的合作开始的。 2016年11月9日,绿地集团与重庆协信远创的母公司汉威重庆房地产开发(香港)有限公司签署协议,绿地拟通过股权转让及增资的方式持有协信远创40%股权,交易总对价约为人民币51.63亿元。股权转让、增资及重组完成后,绿地集团和汉威公司将并列为协信远创第一大股东。 对于这次合作,曹志东认为是出于双方的共同需求。 他称,一方面绿地有大量商业、产业园区库存需要有运营,而协信在这方面比较有经验,此外绿地现在也需要一些企业级并购来增加规模。 对于协信来说,最重要的出发点还是希望未来能够上市,“绿地成为我们的股东,会很好的推进我们的上市合作,比如通过并购重组上市”。 另外,绿地的加入会为协信带来融资方面的便利,比如融资成本的降低等等。最后,绿地还可以为协信带来一些轻资产的项目,这也是协信希望尝试拓展的方向。 但曹志东也表示,完成交易要到春节后,要涉及到一些评估,履行资产交易的手续。 从前几年开始,吴旭便喊出要将协信去地产化,而不管是和启迪的合作,还是引入绿地,都可以看作是去地产化的具体方式之一。 曹志东称,去地产化其实是要降低对销售周转型模式的依赖。协信和其他开发商不同,其他开发商以住宅为主,商业、产业围绕住宅服务,协信的住宅是为商业、产业服务的。 “我们是做产业驱动、商业驱动的综合体。”简单来说,就是以产业项目、商业项目为主要目标,住宅反而是这些项目中的一部分配套。 “当然,因为现金流的问题,可能住宅要先行,因为卖的快。”曹志东对此并不讳言,但也反复表示,协信不会单纯做规模上的竞争。 这样的定位或许还是为协信的上市规划服务,从曹志东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协信目前的判断是,如果要在香港上市,以规模取胜的资源型或资产类上市公司的估值一直都不会太高,反而是能力型、内容型上市公司的估值比较高,因此,协信分拆旗下几个版块分别追求上市,可能会比整体上市获得更好的价值体现。 协信也没有放弃整体上市的想法,两条路都可以进行准备。 曹志东表示,希望在2017年能有阶段性的前进,并在2018年完成上市。 以下为观点地产新媒体对协信集团副总裁曹志东先生的采访实录: 观点地产新媒体:关于协信和绿地的合作,为什么选择让绿地成为并列第一大股东? 曹志东:这是双方发展的需要,在合作过程中,感觉到绿地近两年来发展特别快,但也造成了大量的存量。 绿地的产品结构中有一半多是住宅,商办也很多,还有超高层,能卖的大部分都会卖,包括酒店。 还有一个商业、产业园区需要建设,需要运营的力量,才能把物业通过运营、然后证券化的方式变现,不然一直拿在手上是很成问题的。 绿地找我们,是因为我们在商业和产业运营当中有积累,有比较好的团队,有合作的资源、理念等等。 第二,对绿地来说,近几年刚刚开始使用企业级的并购,原来都是公开市场举牌或者政府勾地。近年来因为做大基建并购了好多公司,包括参与国企改制,所以这是绿地作为大体量公司的时候,开始通过企业级的并购来增加规模,希望打造自己的联合舰队。 第三,绿地有金融的布局,在做重要的尝试。我们金融投资的布局也稍微有些尝试,所以大家一拍即合。 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出发点还是希望未来能上市,或者成为上市公司的一部分。上市有几种方式,一种是部分上市,一种是整体上市,甚至是变成某个上市公司的一部分。所以,绿地成为我们的股东,会很好地推进我们的上市合作,比如通过并购重组上市。 其次,绿地是混合型国企,又是上市公司,信用等级比较高,成为我们的并列第一大股东,实际上非常容易让我们降低财务成本。我们新投的项目或是原有的负债存量,在完成交易之后,肯定会在金融资源方面得到比较有利的成本的降低、效率的增加、规模的扩大等。 第三,绿地还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轻资产服务,或者是项目资源的机会。绿地在跟地方政府获取土地资源的能力是非常强的,实际上绿地研判后有些项目最后是不要的,但是我们可能可以做。 举个例子,绿地在长三角有个非常大的项目,叫杭州(楼盘)湾科技园区,这个项目有几平方公里规模,一家公司做不完,可以给协信来做一部分,这就变成股权性的合作伙伴了,这个交易成本是非常低的,所以合作对我们来说也有这个好处。 最后,因为协信原来是个人独资公司,对协信来说,要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优化自己的治理结构,所以股权分散之后尽可能上市是最好的。 还没上市的时候,提早进行股份制改造也是一个措施。现在绿地是并列第一大股东,剩下的20%股份都已经安排好了,另外的10%给到管理团队,还有10%再引进一个金融性投资者。 观点地产新媒体:您刚提到绿地会提供一部分商业和产业项目让协信来管理,这些项目已经圈定了吗? 曹志东:项目非常多,我们对接了投资团队,就是我们的拿项目团队和他们拿项目的团队全部对接了一下,他们手头有十几个空港园区。 比如刚才说的杭州湾园区,我们可能可以去做一个园中园;另外一些已经签约但还没拿地的,有可能是以合资公司的名义去拿;第三,绿地手上一些项目是已经拿地的,有可能我们去入股变成合资公司,在我们有优势的地方以我们为主操盘;最后,我们可以帮助进行产业招商。 观点地产新媒体:除了和绿地的合作,协信的轻资产还有其他的方式吗? 曹志东:此次轻资产合作对我们来说是批量的,以前我们零零星星地做。 上海(楼盘)市北工业园区有一个项目,是市北高新(600604,股吧)集团委托我们的商业轻资产;在昆明(楼盘)有一个40万平方米的项目,当中有9万平方米商场,我们输出代建和运营。 这些项目还是很多的,但都是零星的,现在跟绿地合作后就很多了,他们产业园区大概有一二百万平方米,商业也超过一百万平方米。 观点地产新媒体:产业这方面,之前是和启迪清华园区合作,现在和绿地也有这方面合作。产业地产对于协信而言,会不会引入更多的合作伙伴去发展?产业地产未来发展的思路是怎样? 曹志东:协信产业地产平台是在我们开发平台一级的,启迪协信、商业地产集团、天骄爱生活这三家公司并起来是协信远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