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即使“暂缓出台新的楼市紧缩政策”,调控部门现下要做到位的工作还很多,放松楼市调控是不可能的。这里也呼吁一下有关部门,不要瞻前顾后,将“国十条”政策落实得更彻底一些。 地方政府更是坚决执行“国十条”政策中最关键的一环。可是人们看到,在前一段时间“国十条”刚出台时,地方政府陆续出台细则的积极性并不大;而在这一段时间,随着地方出现了土地流拍和房屋交易量下降,地方政府意欲“救市”的想法比上述部委还更富冲动性。 然而,由于房地产市场低迷,出现了开发商拿地不积极,开工不积极,很多开发商还跑到二三线城市去囤地。对此,国土资源部对于那些躲在地方政府身后的开发商们,也是拳头打虱子——力大无用。 上述文章的主角中国房地产行业协会,在官网上及不同的媒体场合中,对自己的立场进行澄清:所谓暂缓出台新的紧缩调控政策,前提是坚决执行现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曾在世纪管理名家讲堂宏观经济专场上说,不出台房产税,房屋高空置率问题无法解决。中国房地产调控,不是仅依靠行政手段就可以打压下去的。 尤其是房产税扩大征收范围的政策,具备试点条件,而并不开征,从税收政策的角度,的确没有体现“国十条”是历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 土地调控应该说从国土资源部层面执行是比较到位的,一刻不懈怠地做闲置土地清查,制定全国的住房用地供应计划。 虽然银监会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了要一份囤房“黑名单”的请求,但住建部至今没有提供出来。而这场房地产市场秩序整顿行动,住建部几乎是年年在做,而且联合多部委一起做。 实际上,不仅中房协如此,细数参加房地产调控的各大部委们,这种“光喊口号不下雨”的事情,也实在是不少。 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8月13日在视察北京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展时表示,坚决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 房价是衡量这次房地产调控效果的重要标准,“国十条”发出的前提也是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背景下出台的。 除了税收政策没有完全贯彻“国十条”的精神外,房地产市场秩序整顿工作也没听到水响。 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按照“国十条”要求,地方政府要加大住房用地的有效供应,实际上大多数地方政府并不愿意低价卖地,所以至今土地供应计划仅完成了三成多。 例如,“国十条”政策当中第一条就提出了完善房地产税收政策,而从4月份“国十条”出台以来,已有4个月,税务部门除了按照常规对房地产企业的土地增值税进行一些清算外,并没有出台更加严厉的税收调控措施,其调控力度还不如2007年。 【作者:贾海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李兰兰) 难道住建部手里就没有“名单”,就不能如国土资源部一样,迅速提供给银监会,让银行去卡开发商脖子吗?
本报8月12日刊发的《中房协“上书”:暂缓再出楼市新政》一文,在房地产行业内外引发较大关注。 但中房协的立场颇令人费解——既拥护政府调控房地产,又支持开发商们的不要再出台更严厉调控政策的呼声。 换而言之,中房协是在坚决执行“国十条”的基础上,请求国务院暂缓出台新的紧缩性房地产调控政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