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市值风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作者 | 小鸥 编辑 | 小鲨鱼 闻泰科技(600745,SH)上市20余年,几经易主,从最开始做服装的康赛集团到主营房地产的中茵股份(600745,股吧)再到智能手机的闻泰科技。 掌门人也经历了从黄石的康赛实业到珠海天华到中茵集团再到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闻天下投资有限公司的过程。 历史悠久,故事颇多,今天从中茵股份控股开始说起吧。
一、流水的实控人 2007年,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中茵集团,2008年,主营业务变为房地产经营,2009年,上市公司正式更名为中茵股份。 中茵股份虽然是做房地产的,但也不似大家想象得那般躺着都赚钱,中茵股份的规模比较袖珍,营收也就十几亿。 2012年,净利润下滑了四成,中茵股份也开始了转型,收购了西藏的一家医药公司,参股了山东的一家机械配件公司。 后来,中茵股份也不断得多元化,矿业、酒业、移动支付,都涉及了。终于在2014年确立了“互联网+大健康产业”的战略发展方向。 多元化的结果是中茵股份的资金链持续紧张,净利润也一路下滑,到了2014年,扣非之后的净利润还不足300万,这对于一家上市房企来说,实在有点丢房地产的脸。
为了帮助上市公司剥离房地产业务,也为了自身的经营需要,中茵集团曾计划将3400万股(占总股本7.03%)转让给自然人茅惠英。 虽然由于一些原因拖到了2017年才实施(股数也有相应的变动),但中茵集团去意已决。 2015年,中茵股份通过向闻天下(闻泰通讯的股东)发行股份的方式拿到了闻泰通讯51%的股份。 而后,又以资产置换加现金的方式取得了闻泰通讯剩余49%的股权。 最终,中茵股份持有了闻泰通讯100%股权,并于2017年1月完成了过户。 此时闻泰通讯的控股股东拉萨闻天下持有的股份为24.16%。中茵集团持有的为22.72%,再加上一致行动人高建荣和冯飞飞夫妇,中茵集团方面合计持有31.79%的股份,仍是控股股东,高建荣仍是实际控制人。 但是房地产业务已剥离得差不多了,中茵集团也该让贤了。 于是2016年12月17日,中茵集团为改善自身财务状况,减持了3700万股,而这部分股份的受让方正是张学政。张学政和拉萨闻天下控制了上市公司29.96%的股权。 一方进,一方退。拉萨闻天下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张学政为实际控制人。 2017年8月,中茵股份更名为闻泰科技,由此中茵股份退出了资本市场的舞台。
二、新旧股东的恩怨情仇 张学政当上实控人以后,2017年1月20日,原实控人高建荣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张学政当选董事长;2017年3月,公司聘任新的高级管理人员;2017年4月,公司变更了部分董事会成员。 前半年赚了小两亿,秒杀当年做房地产的中茵,一切看起来都辣么顺利。
从弃权的原因可以看出新旧老股东之间的一些矛盾。 1、公司新、老股东交接过程不顺利,公司对老股东控制的地产板块控制力不强,在查阅相关财务数据中存在明显障碍; 2、半年报显示,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曾向关联方中茵集团拆入资金7.9亿元,并从2017年1月 1日期按11.15%利率计息;其中2.01亿元借款为本期新增,其借款时间、具体条款无法确认,该关联交易未履行相应决策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 为此,交易所还向闻泰科技发了问询函。 闻泰科技承认存在对地产板块控制不严的现象;借款的主体是控股子公司徐州中茵置业,闻泰科技称子公司负责人未提交董事会审议,未履行审批程序,也未向现任管理层汇报情况。 很明显,这笔借款利率较高,直接增加了闻泰科技的财务费用。 除此之外,在三季报中,独董肖建华、董事徐庆华都投出了反对票,全体监事弃权。 肖建华10月16日才上任,尚未有足够时间了解报告情况。徐庆华有中茵的背景,三位监事在上市公司都已超过四年。 不过,地产板块在闻泰科技经营中的占比和贡献都较小,原来的管理层也都陆陆续续撤退了。 9月20日闻泰科技公告,股东高建荣(原实际控制人)、冯飞飞计划六个月内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方式分别持有的其持有的闻泰科技6.48%、2.59%股权,二人都是清仓减持。 10月31日公司公告,董事徐庆华、监事长茅树捷、监事陈建计划3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方式,分别减持1.37万股、8500股和6300股,所持股份均来源于二级市场购买。 高建荣、冯飞飞、徐庆华、茅树捷和陈建都有中茵的背景,此时减持倒也不足为奇。 三、收购未动,股价先行 闻泰科技主营业务为以智能手机为主的移动互联网设备产品的研发与制造业务,从成立之初的以设计研发为主的业务模式逐步发展到目前集研发与制造为一体的全业务链业务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