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降息难成楼市利好 2008-10-10 10:12:48 来源: 南方都市报 暂无网友评论 浏览字号: | | 通过Email推荐给好友:
10月8日19时,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国务院还决定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几乎同时,美联储联合欧元区、英国、加拿大、瑞典和瑞士五大央行共同宣布,一致削减基准利率50基点。加上本周早些时候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的降息,一周之内,全球主要央行联手降息。在笔者看来,此次全球降息显然是为了应对美国次贷危机在全世界引发的金融危机,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然后,对于刚刚度过一个惨淡的国庆黄金周的深圳楼市而言,此次降息依然救不了深圳楼市。 首先,降息改变不了深圳房价依旧处于高位的事实。统计数据显示调整一年时间来,深圳房价整体跌了约30%,但是价格下跌幅度较大的主要是在关外,关内房价只是“假摔”,一是跌得并不多,二是距离购房者的心理预期还有很大距离。因此,虽然刚性需求依旧旺盛,但是过高的房价使自住需求者望而却步。显然,目前决定购房者是否出手的主要因素是房价,而不是利息。降息直接效果只是每月月供少了几十块,这对于高企的房价而言只是杯水车薪。 从心理角度看,自9月16日降息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再次降息,更加强烈地释放出了中国将进入降息周期的信号,会提升一部分购房者的购房信心。不过,心理影响往往很微妙,全世界联手降息、中国10年罕见的三率齐动,恰恰说明当前金融危机形势非常严峻,未来不确定性很强,这反而会加重购房者的观望心理。 就如同病入膏肓的病人无法通过一剂猛药突然生龙活虎,我们不能奢望降息立刻带来深圳楼市的艳阳天。我们更应该警惕降息和救市的负面影响,今年以来,中国股市、美国华尔街都上演了救市越救越熊的窘境,很难说楼市就不会出现类似现象,救市的结果很可能最终演变成换一批人被套。 深圳楼市还没有出现大量地产商资金链断裂、破产,大量抵押房产被拍卖等现象,目前开发商的日子比2003、2004年的地产调整期好得多。对比一下美国华尔街金融巨头的破产、倒闭,我们可以看到深圳楼市最艰难的日子仍没有到来。 种种迹象表明,深圳楼市仍然在下降通道中运行,那么,降息和后续地方政府可能出台的救市政策最大的效果是什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救市政策不断累加达到质变之前,它改变不了深圳楼市调整的大势,只能延长调整的长度,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平抑大幅波动,从而实现房地产行业“软着陆”,降低金融风险,这也是救市政策初衷。 陶文杰本报地产评论员 陶文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