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系产品是中式建筑,现在在搜索引擎上搜索‘中式建筑’,相当多的图片都是泰禾贡献的,也因此,市面上一些同行的中式建筑产品在外观上模仿甚至抄袭的就是泰禾。”沈力男说道。 “泰禾此次申请专利并通过开发布会的形式公布出来,实际上做成了一种商业模式和营销模式,也体现了其对于豪宅项目设计的自信。”严跃进说道。 (责任编辑:任刚 HF008) 泰禾发布院子系[十大专利] 。资料图 沈力男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泰禾去年起开始就院子系产品的部分外观申请外观专利,目前已获得“主入口门头、双门头、单门头、楼王门头、院门壁灯、楼王壁灯、楼王横梁、横梁、抱鼓石、门钹”等10大专利。 房企对外观抄袭的容忍度降低
蒋利玮还告诉记者,外观设计专利只需要经过初步审查,即可以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决定,发给相应的专利证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 在泰禾集团专利发布上,沈力男也提到,从2002年运河岸上的院子到现在,泰禾花了十多年的事件来打造院子产品系,在最初设计运河岸上的院子时,光样板间就做了八个。 严跃进认为,近两年豪宅产品不断崛起,对于豪宅项目来说,其本身在个性化的打造上比普通住宅要起步更早,所以创新最早,也最容易成为被抄袭的对象。这个时候创新的企业自然需要在产品线上有较好的发展思路,通过专利来获取更大的企业竞争力,而且房企在标准化产品的打造过程中也必然会出现类似专利申请和管理的内容。 不过,蒋利玮在过往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发现,房企涉嫌侵犯著作权的案例多以和解告终,有时甚至不会进入司法程序。这是因为,著作权侵权一旦被认定,通常会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销毁侵权复制品,而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入比较大,都多达数亿元,很难要求开发商拆除建筑物,即便是法院判决房企侵犯著作权,“停止侵权”这一项也很难执行。 外观抄袭的“代价” 后续房地产行业竞争压力大,房企对外观抄袭的容忍度会降低,针对外观抄袭进行维权的情况也会增多,相关房企之间的类似矛盾会增加 过去几年里,部分房企在设计建筑外观时模仿甚至抄袭同行以及外行的情况也曾见诸报端,其中引发较多关注的包括2012年SOHO中国CEO张欣连发6条微博指责重庆(楼盘)美全22世纪从建筑设计到官方网站再到广告宣传都是抄袭望京SOHO,以及无锡(楼盘)万达文化旅游城的大茶壶造型因为酷似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的紫砂作品《神鸟出林》而被后者起诉。 万科集团公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万科每年的专利申请情况都体现在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里。《万科2016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显示,2016年万科建筑研究中心共申请了23项外观专利。 沈力男告诉记者,对于泰禾来说,“院子系”产品的打造非一日之功,是泰禾众多部门和员工多年辛勤努力的结果,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直接抄袭、奉行“拿来主义”的企业和个人,是对这种努力极大的不尊重,也是对泰禾品牌的极大伤害。 只不过这样的表态似乎并未对部分同行起到足够的震慑力。 “目前我们正在准备新一批专利的申请。”沈力男说。 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早在今年两会期间就明确表态:“很多开发商对‘院子系’照搬照抄,我们也只能把心态放平和,中国人学习能力很强,这也算是对中国风格、中国文化的认同,一花独放不是春嘛。但还是希望同行能够稍微注重一下,至少抄的时候大家有些差异化。有些企业也是知名企业了,希望你们更具有社会责任,更有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这并非泰禾方面针对同行抄袭的第一次发声。 不过,沈力男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之前针对抄袭行为,泰禾并没有采取法律维权的手段,但一个行业,如果抄袭成风,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未来对于恶劣的山寨行为,泰禾也一定会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益,对于那些依然不尊重自主产权和自主创新的同行,且不能接受善意沟通和协商解决的,泰禾会拿起法律武器,坚决维权。 法治周末记者从其他房企处了解到,除了泰禾此次申请了外观专利外,万科在以往也就自身的建筑外观申请过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