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房贷、信贷、房企、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大部分取消限购的城市成交未有起色,仅仅小部分城市因取消限购所累积的住房需求释放,短期内出现成交集中上升的现象。”谢逸枫向南都记者表示,因此,楼市短期难现回暖,取消限购之后的楼市恢复调整前的低迷状态。 而在很多一早就直言期盼放松限购的开发商看来,也还没到松一口气的时候。 “很多地方不限购,也很难卖出去很多房子。”在华中地区开发多个项目的金港房地产副总经理夏礼国就告诉南都记者,对于楼市的限购也好、取消限购也好,开发商从来都是被动的,对于发展商而言比较重要的是学会加强自身抵抗政策风险的能力,在拿地的风险评估上谨慎再谨慎。 “确定放松限购的头两天,我的电话就没停过,”武汉地区一位开发商有关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开始是不断有获得购房资格的人士咨询楼盘、政策、定价,但是购房者更关心的是,政策接下来还会怎样,这样放松下去楼价到底会怎么走,买房子到底还值不值? 对于这样的问题,很多人已经不乐观。库存量过大的话,后续很难有持续的购买力“接盘”。 不过,不少假证代办的机构已经在取消限购的城市陆续消失。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取消行政限制,至少有利于市场回复比较良好的秩序。 可能还只是调整的开始 地方政府“火急火燎”展开“救市”行动,主要是背负多重压力。而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以及刚需购房者,都有着各自的难处和压力。 在资金层面上,房地产吸收大量的上下游的企业资金。而目前不少房企高库存、高成本、高负债,必须依靠拉动刚需入市、快速周转来缓解市场压力。 “这些前几年大干快上出现的问题,早已经陆陆续续暴露,楼市指标不断降温。”金港房地产副总经理夏礼国告诉南都记者,一旦重要环节资金出现断裂,问题可能十分严重。 “可能会倒掉一批的,”一位忧心忡忡的内地开发商告诉南都记者,自己的几位同行打算开发完手头的项目就退出市场,看看下游的服务业有没有机会。他认为,政策今天说限制就限制,明天要调整也就调整,我们制定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也没有很强大的实业能力支撑银行贷款,很难在水深火热的房地产继续混下去。 目前不少开发商寄望“松绑”后的“十一”黄金周能够发力。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业内还是看好“十一”黄金周的成交量的。今年很多开发商从第三季度已经开始降价出货,缓解了一定的销售压力。 弱市之下,小户型、低总价的刚需盘明显更受市场欢迎。不少开发商盯准这类定位。南京房地产专家孟祥远评论认为,如果在优质地段刚需板块卖高价盘,有好长一段时间销售额都不够支付财务成本。目前对开发商而言,不宜冒险激进。 不少业内人士还认为,救市、限贷政策大幅度调整都是可能的。而现在可能还只是调整的开始。 “8月份房地产数据可以说降到了2008年以来的低点。”陈宝存对南都记者分析称,资金流动性宽松方面的政策,才是未来真正影响楼市的政策。 而多数接受南都记者采访的业内认为,最强最有力的举措,应该是信贷政策的适当宽松,而这也是大有可能的方向,适度的信贷宽松政策很可能会尽快重启。 如此看来,限购松绑难有成效的观点已十分普遍,地方能否承受随之而来的种种压力? 根据标准普尔的报告,房地产收入可能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20%左右。假定在房地产市场出现低迷的情况下,这种房地产相关收入下降50%,那么地方政府总收入就会因此损失10个百分点。 “大多数地方仍有能力来应对未来一年房地产市场急剧调整对其收入造成的影响。”标准普尔的分析师钟良认为,尽管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相关有较高的依赖性,但地方政府仍有五个防线应对房地产市场回调对地方政府收入造成的冲击。 据其分析,这五个防线分别为:一是减少或推迟以项目投资为主的非必要资本性输出、二是削减行政性支出、三是加强税收征管、四是动用以财政性存款为主财政储备、五是出售资产。标普估计,地方政府通过削减资本性支出会弥补或减少3个百分点的损失收入。而通过减少行政性开支和加强税收征管,地方政府可以找回另外一个百分点的损失收入。通过利用财政储备,也就是财政性存款的话,地方政府就会减少6个百分点的损失收入。 盼松绑限贷 限购是放松了,但同时备受关注的贷款政策,目前还并没有全国统一的发声。至今,没有官方确认的全面放开一说。 尽管如此,很多地方政府把救市的新重点寄希望于限贷政策的放松。比如此前福建出台的楼市“闽八条”中就提出,“购房人偿清购房贷款后,再次申请贷款购房,按首贷认定”。 南都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目前全国仅个别城市对首套房的认定是“卖一买一”,且还清之前贷款的可算首贷,也就是说还是“认房也认贷”,只不过是还清了的不算,所以力度非常非常小,但完全不是坊间传闻的“只要还清都算首套”。 “肯定不会有全面的限贷放开,底线是不能让投资资金进入楼市。”方圆地产首席分析师邓浩志如是告诉南都记者。 业内发现,由于同期银行信贷没有同步放松,导致能入市购房的还是那些资金实力较强的客户群体。等于说最能大面积、大力度支撑楼市的刚需客户的购房力还没有释放。 周峰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要保证楼市重新回到健康的发展轨道,必须要依靠信贷市场能给予房贷业务更多的支持。 邓浩志认为,以房贷政策看,二套首付7成改6成就比较合理,属于回归宽松版限购。 对于房贷政策,标普分析师钟良认为,房地产行业对整个中国经济和地方财政的影响比较重大,除了地方政府进行调整外,中央政府也在进行一些微调措施,包括允许放宽房地产按揭贷款等举措,来进一步缓和房地产市场的下滑。 南都记者从大型开发商内部人士处获悉,有部分房地产项目想尽办法在价格、利率上做“粉饰”,避免高额利率吓坏买家。举例来说,将房屋标价调高以冲抵利息,或者利息的一半返到房价上,一半让客户支付。邓浩志认为,“羊毛总是出在羊身上,”如果贷3年,不少贷款者都要支付占贷款总额50%-75%的利息,额度惊人。 |
- 上一篇:一周楼市评论:房产税开征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
- 下一篇:"史无前例"的楼市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