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俏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三大攻坚战最难的是防范金融风险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7-12-24 11:44
星夜亚希 刑讯林道静 www.265tc.com 幸福储备 魏斯婷 雄琴会所 修真之风流才子 徐海儿 许阁 独角戏歌词 宣宣网 玄朱神人录

  12月20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8年经济工作定调。此次会议与往年有何不同?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什么三大攻坚战最难的是防范金融风险?租购并举对房价影响几何?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教授深度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以下内容为采访实录整理:

  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记者:对于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您觉得它和往年有什么不同?

  刘俏:这次是十九大之后的第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为未来的经济新时代定下一个基调,而且也是第一次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我想,这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为未来的经济工作基本上描绘出一个发展的路径和蓝图。

  这个概念本身的提出是有一定的连续性,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我们经济发展的方式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变成高质量增长阶段,未来发展应该是一种更加充分更加平衡的增长。所以,整个思想延续脉络是非常清晰的。

  记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您觉得它的亮点在哪里?

  刘俏:我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它有这些亮点:

  第一,经济发展方式强调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

  第二,特别强调民生发展。这对于我们实现更加充分、更加平衡的增长指明了一个方向。同时,它也关注到消费、污染防治等一些结构性的大的问题。

  所以,它基本上是用一个比较综合的、比较均衡的理念去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地发展,是建设一个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完整的经济指导蓝图。

  记者:这个经济工作会议一般都是对第二年经济工作进行部署,但是在这次提出这样一个思想理论体系,也将对中国经济带来一个比较长远的影响吗?

  刘俏:我想对长期、短期都有作用。

  从长期来看,我刚才讲到这些理念本身规划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工作的一些重点。

  从短期来讲,确实对未来一年整个经济工作的侧重做出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包括我们讲到的“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包括激活市场主体的活力,三大攻坚战等问题,我想这些都是未来一年的工作重点。其实从长远看,其中很多问题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破题的。因此这次经济工作会议对短期、长期的中国经济都是很有意义的。

  记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体系,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以问题为导向、为出发点,既提出了问题,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您对此如何分析?

  刘俏:我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框架,它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做出了非常清晰的目标规划。而且同时它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从问题出发。在这样一种框架下去思考中国经济发展过去积累的,或者未来可能会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以结果为导向去找到破题的方法,这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系。从问题中来,回到问题中去。

  记者:以往谈经济工作一般是就经济工作本身谈经济,但是这次第一点就提出党对经济工作的绝对领导,这跟十九大报告是一致的,您如何看待这一点呢?

  刘俏:中国经济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很多经济问题它的复杂性、牵扯的层面是比较多的。在这种情况下,从统筹角度来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来指导具体经济政策、具体工作的执行,我想能起到破题和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站位比较高,把问题看得远一些,同时能挖掘出问题的根源所在,这样对真正解决这些结构性的问题是有帮助的。

  高质量增长在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记者:对中国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这个您怎么理解、怎么看待高质量增长的特点,与以往有什么不同呢?

  刘俏:我想中国发展到目前阶段,过往的增长模式,即简单的投资驱动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了,这是为什么我们讲中国经济面临一个增长模式的转型。要实现这种高质量的增长,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全要素生产率:就是我们对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应该大幅提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源泉,在目前看来,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最直接的源泉有两个:一方面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到的,需要进一步激活市场主体的活力,我们需要去维护、培养企业家精神;另一方面重视研发,通过提升研发水平我们不断有新的产品、新的服务,甚至新的产业出来,不断培育新的市场,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最终促进中国经济实现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的转型。十九大中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高质量增长是密不可分的。要实现高质量增长则需要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则需要一个完善的制度环境、制度背景。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中也提到很多这方面的论述,包括我们一方面要防范金融风险,同时建立更好的统计体系、更好的标准体系、更好的绩效考核与政绩考核体系等。我想这些都是制度基础建设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跟我们现在讲现代化经济体系之间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记者:这次会议提到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这次为什么会重点强调这几个方面?

  刘俏:因为这跟我们讲的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是联系在一起的,破除这种无效产能,培育新动能新势能,降低实体经济的成本最终都能够服务一个根本目标,就是提升整个经济生活中的全要素生产率。我想全要素生产率,在目前看来可能是衡量我们经济增长质量是否有改善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所以“破”、“立”、“降”本身是与实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的。

  三大攻坚战最难的是金融风险的防范

  记者:会议提出未来要打赢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为什么这次会把这三大攻坚战放到这么突出的位置呢?

  刘俏:我想第一个目标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从这个角度讲精准扶贫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另外一点,我们过去经济高速增长,确实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外部效应,包括环境污染等问题,这跟我们讲民众享受经济增长的红利是违背的,把防治污染作为一个攻坚战来解决,这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

  金融风险在过去一段时间可能是一直困扰中国经济很大的一个问题,我们现在整个金融体系对经济的支持应该说并没有达到最好的效率状态,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是相对脆弱的。而且因为过去一段时间,各种各样脱离实体经济的一些金融创新程度比较厉害,导致了新问题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我想也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工作的一个侧重。

  我想这三大攻坚战打赢之后,基本上为未来若干年的经济稳中求进、平稳增长,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一个比较好的条件,这也是攻坚战的意义所在。

  记者:刚才您也说到了效率,这些年也一直在提,信贷的增长,投放更多的钱,但是它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在降低。提高了金融效率是否也意味着要改变这种趋势?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