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金融,我进入房地产行业十几年,也见证了房价一路攀升的过程。但是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做第一个项目,那时候付款方式就是两种,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没有按揭的概念,那时候买房的都是真正的有钱人,六十万一套房子,非常非常贵,现在随着地产和金融的结合,大大降低了门槛,让地产和金融变得更加多元化。在金融这块,一直伴随着整个房地产开发的产业链,其实地产和金融就是一路相伴,互有所求。 第三个,作为地产公司,把产品做好,把项目做好是根本,但是要用好基本的金融的力量,其实资本和金融对一个企业来说是一个助推器,用好了我相当于你的企业插上的翅膀。 张锦:有路创建于北京,投入海外地产领域的平台,随着海外房地产市场稳健升值的特性,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看好,国内也出现了互联网金融平台,涉足海外房地产投资的风潮,您如何看待金融创新给海外地产投资带来的影响?给海外地产投资带来什么样的新的玩法? 黄晓丹:今天的主题是房地产+金融,房地产+金融互联网火了,房地产在中间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本身也是一个产业。这块有几个观点,有路是做跨境房产平台的,首先在海外,不管是房地产还是海外这块,中国的中产用户非常缺乏对产业的认识和对行业的了解,通过互联网教育用户应该是最好的平台,所以我认为首先要跟互联网进行结合,资产来讲,全球都有很多的好的产品,进入到其他的国家,怎样的途径是最有效的,我认为是互联网。 第二个,+中国的新中产,马云定义中国五年之后会有五亿的中产,不光是福布斯,还是瑞银数据看到,中国的中产现在是全球最大的规模,1.09亿,这些中产普遍都有非常好的全球化的视野和消费决策的能力。所以我认为地产和金融一定要加上非常有效而且大规模的用户,这是中国的新中产。 第三个,应该加一个场景,房产金融化,用户为什么要投这个金融产品或者这个房产,评估的概念更多的是投资收益率,如果加上场景,尤其需求场景,所谓的旅游度假,养老或者是留学,比如说各位的小孩去英国读书,我们可以先考虑英国的REITs,或者买一套学生公寓,每年有6%到8%的回报,建好了之后小孩可以住,毕业之后房子一卖,创业资金都有。这两个产业如果和用户的应用场景结合,是非常大的一个市场。 最后我也想说,这个市场挑战非常大,因为在C端,入口端拓客的能力非常关键,所以这块未来会有非常活的前景,挑战也非常大。 张锦:感谢各位的分享,众所周知,地产+金融正在成为撬动房地产的重要杠杆,对资金高度密集型的房地产企业而言,积极借助互联网的东风带来哪些新的增长点呢?请各位嘉宾都回答一下。 张民耕:地产+金融+互联网确实会引发很多以前不存在的市场份额,比如说一些风景区的,如果你把房地产+金融+互联网,你就变成了地产里的Uber,就会激发出许许多多的市场机会,也会激发出许多的想象。地产+金融确实可以把房地产做到世界去,我们现在考虑怎么样把房地产无国界最后落实到网络上,应该很好做,而且我们特别想拉着一些国内的伙伴到海外去,因为我发现美国在房地产,尤其是公寓的管理上非常古典,该有的都有了,但是像我们这种增值服务的东西很少,甚至于他在一个社区里面都没有一个快递箱,快递来了就往门前一扔,好在美国社会也比较安全,如果把这些加进去以后,租金和出租率就会提高很多,而我们的经验是出租房价贵一百块钱,卖出去的时候会以二十倍的收益回报。我就想,无论是国际其还是国内,如果把房地产和金融再加上互联网,确实会生出很多的想象力,确实值得我们去努力。 范小冲:房地产+金融+互联网,使房地产由不动产变成可以移动的,可以分拆的,也可以组合的,就会使这个行业会有一个很大的颠覆,不管是开发上、持有上,包括利用上,我想这个行业会激发出非常多的想象力。也会使这个行业重新找到他的增长点。 黄晓丹:我认为主要是两点,一个是会进一步的降低用户投资门槛,也会让用户的视野得到全面的拓展,未来可能会产生出很多的新的增长点和市场,所以用户的视野会被进一步的拉宽。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我认为这个市场会进一步的增加消费观念,包括用户的消费升级理念,用户在投资上,在消费上会有更多的新的选择和不一样的思考。 李蓟:发挥资产和金融杠杆的作用。 楼艳青:我觉得地产+金融和互联网的概念,有两点,第一个对用户来说,买房子这个事情变得更加灵活,对于地产商来说,不管是融资还是企业的发展,路径会非常多。 杨彬:其实地产本身就是金融属性,REITs这种产品也具有一些互联网精神,不光你自己个人单纯的做,而是使得每个人都有机会做房地产,现在讲互联网经济,共享、分享,我觉得一点其实是挺像的地方,当然了,互联网带给大家的更多的不是单纯做一个技术工具,改变你的硬件,更多的互联网共享精神,类似于新的业态的出现,使得房地产更加脱离于钢筋混凝土的载体,而是注重于内部生活的人需要的服务这些方面更关注。 张锦:最后请各位嘉宾一句话对去年的房地产市场做一个总结,或者也可以预见一下2016年地产+金融会有怎样的趋势? 杨彬:地产发展到今天,地产+金融的转变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使得我们从金融的角度切入到房地产市场。 楼艳青:地产+金融+互联网,潘多拉之盒已经被打开,机遇和危机并存,大家应该有更好的心态接受。 李蓟:地产一直在加金融,金融今后的作用会更强。 黄晓丹:2016年将是地产金融的元年。 范小冲:盘活和去库存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像优客工场就是把传统的超市通过互联网变成了共享空间。 张民耕:就像房地产进入白银时代,一手房和二手房的地位在改变,房地产行业里面也发生了必须,产业资本渐渐的金融资本替代,这个转变我们要紧紧跟上,宝万之争当中最有趣的一句话,今后万科成了富士康,链家可能成为苹果。我觉得有这个可能,开发商是入口,金融才是真正赚钱的。 张锦:再次感谢各位嘉宾。 (对话结束) |